强化品牌战略 促进转型升级——关于江苏品牌战略的思考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指出,我国将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供给结构升级工程、需求结构升级工程三项重大工程。从江苏来看,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更加重视强化品牌战略,将其作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和促进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品牌代表供给和需求结构升级方向
强化品牌战略是抢抓经济发展新态势下战略新机遇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发展新态势下,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能否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打响江苏品牌,是引导企业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从价格竞争转向提供价值服务,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和需求结构升级,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施品牌战略还将有利于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消费需求多元化和产品多样化协同发展,从而补齐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短板,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行列。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建设好“强富美高”新江苏,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走出去”,实现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的新跨越,从而提升全省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
具有竞争力的高端品牌少
近年来,江苏品牌战略实施领导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日趋完善,各界对品牌的认知度大大提高,商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有效增长。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工作,把品牌发展与地方主导支柱特色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体商标公共品牌建设和龙头企业品牌带动,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群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发展格局。
同时,江苏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品牌总量较少。到2015年底,全省拥有有效注册商标的市场主体约20.8万户,仅占全部市场主体总数的3.46%,企业商标拥有量明显低于广东、浙江等市场化程度高的省份。二是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品牌数量不多。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江苏入选品牌33件,仅为北京的35.1%、广东的41.3%,仅苏宁云商一家进入前50强。三是传统优势品牌保护不力。长期以来,不少支柱产业的品牌优势逐步削弱,熊猫电器、小天鹅电器等曾经是享有盛誉的“老字号”品牌,现在或被外资并购,或因企业衰败而消失,未能形成江苏品牌的持续影响力。
使强化品牌战略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面向“十三五”,在经济新态势背景下加快转型升级,江苏应更加重视发展品牌经济,将实施品牌战略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布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品牌发展的统筹谋划,成立江苏品牌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品牌发展计划,形成品牌建设层级体系和整体合力,使强化品牌战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品牌的核心是质量,江苏要创新品牌发展的培育手段,推行更高质量标准,积极创建全国质量标杆。根据重点产业方向,支持骨干企业瞄准国际标杆,开展以提升质量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断提升高端技术、产品、服务的比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新《商标法》实施为契机,加大对企业商标注册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商标拥有率。推动各行业建立品牌培育孵化库,分层次、有计划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知名品牌。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支持自主品牌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弘扬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形成创造品牌、使用品牌、保护品牌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同时,积极搭建集品牌咨询、策划、注册、交易、展示、评估、融资和转让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品牌资产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作者: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研究员
本文摘自《中国社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