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察官故事]周玉萍:走过青春的感动

09.12.2017  10:25

  二十岁那年,我纤弱、稚嫩的仿佛初春新抽绿的柳枝,带着恍惚、忐忑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成为一名检察干警,第一次头戴大盖帽、身着豆绿色检察服的喜悦心情,至今依然清晰。

  经历过反贪一线的辛苦,公诉对抗的激情、监所工作的困惑,直至到综合部门的日渐成熟,这其间经历了太多无法言表的艰辛、酸楚、成功和喜悦。  

  第一幕:挨批评后的一场痛哭

  我工作的第一站被分配在反贪局,第一天上班就糊里糊涂地被师傅们带去了办案点“上案件”,双肩包、背带裙的学生装束,竟让犯罪嫌疑人误以为我是哪位干警的小孩。

  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检察生涯。从那时起,我跟着前辈们讯问、值班、取证、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深知以那时的年龄和资历从事反贪工作,内心有多么的没有底气和自信,只能以每一天默默地跟随、小心地学习,守护着自己对反贪工作的执着与坚定。那时的办案条件差,没有专门的办案工作区,借用了酒厂招待所的几间库房作为讯问室兼休息室,为了审查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我们五名干警讯问、笔录、休息都只能在一间库房解决,大家轮流休息,困了倒头和衣而睡。那时的我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曾有过37天在外办案不回家的记录。

  在反贪局工作的那四年,我是一名勤奋、认真的小书记员,即便深知检察工作细致、周密的要求,也难免因为对业务的不熟悉而出现差错。马步靠副局长是当时反贪一线的中流砥柱,也是我最初接触检察工作的人生导师,他为人豁达开朗、幽默风趣,但对待下属和工作却严格的几近苛刻。

  有一次,他板着脸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一份由我记录的证人证言严肃地对我说:“这份笔录是你记的,关于行贿的目的、怎样谋取利益、他们之间是否有其他经济往来,你都没有记清楚,只是一笔带过,这怎么行呢?这些都是定罪的证据,将来是要到法庭上出示指控的,记得这么含糊,怎样应对被告人和律师的辩解?

  刚工作三个月的我,如何招架这般严厉的批评,当时眼泪就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倾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案件已接近尾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笔录已全部完成,只剩下一些外围取证,同事们都各忙各的,没有人注意到我情绪的变化,当讯问室里只有我和犯罪嫌疑人两个人时,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再一次冲出眼眶,有委屈、有不甘还有深深地自责。

  当天,马局长将那名证人再一次找到办案点,并亲自带着我重新完成了那份笔录。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更像是稚嫩的自己犯下的一个笑话,但也是从那时起,我对笔录的制作产生了一份责任感和敬畏感,开始一点点的学习字斟句酌、把握重点、面面俱到,开始懂得作为书记员不只是简单的记录,而应跟随讯问人的思路适时地提炼、总结、概括,做到滴水不漏。

  第二幕:五颗安定片

  2003年,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公诉人,开始了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慷慨陈词。从公诉科内勤、副科长到主诉检察官,经历过收案结案登记的机械枯燥、各类报表数据的庞杂繁琐、也经历过嫌疑人的威胁恐吓、被害人的谩骂羞辱,但我依然感激在公诉工作的六年时光,虽然是在平凡、疲惫中度过了每一天,但是强烈地职业荣誉感换取了我在工作中的努力与自信。

  2008年,我代表市院参加全省公诉对抗赛,由于首次增加了文书制作、论文撰写两个环节,比赛难度大大增加,我们被要求从六月到九月进行全封闭训练。时任政治处主任的龚怀军同志是领队,又是年长我们几岁的兄长,他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独到的辩论技巧指导我们分工协作、立破有序。放下年幼的儿子,我全身心投入战斗,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使一向自认为心理素质不错的我,也在临战前出现了严重的失眠,以至神情憔悴、精神恍惚。

  比赛前几天,龚主任冒雨从医院找熟人帮我要了五颗安定,并再三嘱咐我不到万不得以不要吃。为了不影响训练,每晚临睡前,我将那五颗安定用纸包好攥于手心,暗示自己“有了安定,睡不着也不怕了,实在不行再吃”,在这样的心理催眠之下,竟真的睡着了。比赛中,我们凭借冷静的现场表现,敏捷的逻辑思维和恢谐幽默的应对答辩,战胜了对手,取得了省、市院领导的高度评价。

  比赛结束后,自然夜夜酣睡,一次突发奇想,想要看看陪伴我度过难眠之夜的那五颗安定,打开纸包,惊奇地发现,由于长时间在掌心中的摩擦,五颗安定早已化作粉沫,轻易被风吹散,一如种种艰辛与困苦,随着比赛的结束而离我们远去,只留下巨大的收获让我终身受益。

  第三幕:命中的“贵人

  2009年2月,带着惶恐和不安,我来到了看守所,远离本部和熟悉的业务,挑起了监所科长的担子。第一次踏进监所科那简陋的有点寒酸的办公室时,迎接我的是曾经公诉科的老领导张建华科长,张科长慈祥而友好的笑容,让我一下子放松了许多。监所工作枯燥、繁琐,头绪多、责任大,小到在押人员的吃喝拉撒,大到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随着规范化执法进一步深入,各项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每一天都会面临从未经历过的难题和困境,我无法掩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不适应,从管教民警和在押人员的眼中也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对我这个年轻女科长的不屑。我退缩了,不止一次地产生过“撂挑子”的想法。

  张科长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适时地开导我“其实你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刻的坚持。”我迅速调整心态、转变角色,克服了女性天生的胆小和怯懦,每天与形形色色的犯人打交道;放下所有的矜持与含蓄,面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大胆监督、毫不留情。

  我的创新创优张科长给我谋划、我的工作总结张科长为我把关、我的演讲稿张科长帮我修改、遇到难以排解的压力都是张科长为我疏导,他常常戏称:“工作上我也帮不了你太多,但起码我还可以做你的心理辅导师。”看到我工作得很辛苦,节假日轮到我值班时,张科长经常会替我顶班,让我去逛逛街、陪陪家人,并称“你可以完全放心地去放松,班上有我在,保证不会出差错。工作时步履匆匆,悠闲时抬头仰望天空,这样才会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当我将工作中的困惑、体会一一向父亲倾述时,老人家欣慰地说:“孩子,你遇到命中的贵人了,贵人不一定有多高的权势和地位,但他一定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最无私的帮助。你要明白张科长‘事出于深思、义归乎瀚藻’的一片苦心,要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在监所与张科长共事的那几年,他教会我独当一面的处理问题,教会我提高面对困难时的抗压能力,教会我集腋成裘的道理和微笑前行的禅悟。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处理各项事务的应对自如,直至创下业务考核连续四年全市第一的辉煌,张科长总是在我遇到困难时与我共同面对、取得成绩时他则悄然离开。

  调离监所后,我们没有什么机会碰面,也很少主动联系,但在我的内心,张科长一直是最值得我尊敬和学习的前辈,我将他视为我生命中的贵人。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这份特殊的情感,唯有以这些朴实的文字为成长的青春岁月留下些许痕迹。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检察官,或许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并不能立下丰功伟绩,但内心的平实宁静和但求无愧于心的坦荡足以让我傲然挺立。细细地耕耘着心底的那一方净土,把无悔的青春交给了对宪法和法律的忠诚,把花样的年华赋予了对公平与正义的守望。(作者为江苏省淮安区检察院 周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