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我市三位盲人与导盲犬的故事
还记得电影《导盲犬小Q》里那只可爱的拉布拉多犬吗?它本是一只普通的小狗,但经过专业训练后,就能带失明的主人去学校、逛公园,过马路、上台阶……成为主人的眼睛。在我市共有三只导盲犬,它们陪伴着各自的主人,帮他们穿越拥挤的人潮,带他们领略四季的变换……
张魏和她的“大儿子”Timi
“贝克来我们家做客啦,Timi激动地把门都撞出轨了”“大儿子的光棍节礼物”“Timi宝宝工作了一下午,累得睡着了”……在位于桃园路的“指为你盲人医疗按摩所”负责人张魏的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会晒出她的“大儿子”Timi的照片和视频,引来微信好友点赞。
Timi是一只导盲犬,一只毛色光亮的拉布拉多犬。
“我是Timi的妈妈”
Timi来到张魏家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如今已经四岁,相当于人类八九岁左右,它是张魏单独出门时,最为可靠的“眼睛”。
天气晴好时,张魏出门不需再找家人帮忙,只要轻声唤来Timi,熟练地为它套上印有“导盲犬”字样的红色工作服和专用导盲鞍。
平时不工作时,Timi一直处于待命状态,会安安静静躺在“妈妈”的脚边。看见有陌生人进来,它都会抬眼打量了一下,然后再盯着妈妈,查看妈妈的反应,准备随时做出应对。看到妈妈坐到了大堂内的沙发上,Timi又会放松下来。
“我是Timi的妈妈。”谈笑间,张魏用“母子”形容自己与Timi的关系,脸上渐渐露出微笑,Timi这时趴在她脚下,舒服得已经昏昏欲睡。在店里,Timi和张魏可谓寸步不离,张魏走到哪里,Timi就跟到哪里。
如今,Timi比刚来那会胖了一大圈,体重差不多有70多斤,已成了张魏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量级”伙伴。
“我是妈妈的眼睛”
经过半年的磨合,张魏和Timi形成了默契。
“它会带着我绕开各种障碍物,比如说遇到楼梯,Timi会慢慢走示意我;前方遇到障碍它会停下来,从旁边绕过去,我只要抓着它的工作鞍就可以了。”张魏说,只要一个细微动作,彼此就能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
现在,Timi早已熟悉了妈妈一天生活、工作的时间表。它只要看见妈妈拿出工作鞍,便会立刻听话走过去。套上工作鞍之后,Timi立刻“判若两狗”,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走出小区,走进繁忙的街道,Timi便开始引路。每到台阶、拐弯处,Timi就提醒张魏小心。Timi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张魏都能理解。
在Timi的脖子里,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导盲犬,我的妈妈叫张魏,我是妈妈的眼睛。”张魏说,在她和家人看来,Timi不仅是她的另一双眼睛,也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精神伙伴。
“Timi是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张魏告诉记者,她从小因视神经萎缩而导致视力下降,平时出门很不方便。2016年,经过四年的等待,她等到了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的通知,领养导盲犬Timi。
第一次见到Timi时,Timi便温顺地将头搁在了张魏的腿上,张魏觉得与Timi十分有缘。在基地,张魏接受了一系列的培训,如何与Timi相处等;回到宿舍后,张魏便开始加强和Timi的交流,“和它尽可能地多说话,让它熟悉我的音频、声音和节奏。”每天,张魏都会将她看到的事物、所做的事情、家中的情况讲给Timi听,听着听着Timi便渐渐睡着,不时还发出轻微的鼾声。
在张魏的眼中,“宝贝儿子”Timi善解人意、聪明伶俐,也可爱调皮。有时张魏出门不带Timi时,它会将自己的工作服、导盲鞍等物品叼到门口,让张魏一开门就能踩到。“这是它在撒娇,是在问我为什么不带它出门。”这已经成为Timi的固定套路。
在家中,一家人把Timi当成自己的孩子,为它买了专用的梳子、沐浴露、小床等。每隔一星期,张魏和家人都要帮Timi洗澡、梳毛,一洗就是一个小时。
Timi有两个最喜欢的玩具:橡胶骨头和网球。平时,它需要有人陪它解解闷。“它在休息时希望有人跟它玩。”张魏说,非工作状态时,张魏的丈夫总会和Timi在房子的走廊间奔跑、追逐。
“悠悠”成李亮的眼睛
“有了悠悠,如同找到一双眼睛,出门再也不用担心遇到障碍物了。”在城区春江花城开店的李亮是一位盲人,导盲犬悠悠在为李亮提供便利的同时,给他们全家也带来了很多乐趣。
“导盲犬悠悠来我家”
李亮是安徽阜阳人,在靖江开了家盲人推拿店。2013年上半年,他听一名盲人朋友说可以申领导盲犬,便打电话向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提出申请。
“最早是电话申请,告知个人需求信息后,就排队等通知。之后有人来家里考察,了解是否有出行需要、住房条件、收养能力、申请人和其家人是否对狗的毛发过敏、周围邻居是否赞成养狗等。满足条件后,才会通知申请人去培训。”李亮说。由于导盲犬的训练周期长、培训成本高,而申请的视障人士很多,申领导盲犬并非易事。
2016年12月初,李亮收到通知,到大连和导盲犬“悠悠”一起训练。
“悠悠”当时两岁,是一只雄性拉布拉多寻回猎犬,体重31公斤。在大连的40天时间里,李亮和“悠悠”形影不离,学习与导盲犬配合出行过斑马线、上下楼梯、台阶等,以及管理和训练狗的要领,如发号口令、用手势指挥、佩戴护具等。经过层层考试后,李亮和基地工作人员带着取得毕业证的“悠悠”回到靖江。
“悠悠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以前没有导盲犬时,李亮出门都用盲棍,但盲棍总有触及不到的地方。如果马路上有一辆大型工程车,由于底盘高,用盲棍探路似乎可以通行,但如果盲人走过去就会撞头。万一遇到缺失的井盖,盲棍没有触及,盲人经过会很危险。“有了‘悠悠’,再也不用担心这种情况了。”李亮说,经过训练后的“悠悠”智商相当于八九岁的孩子,它能记住七八个固定路线,根据主人的步伐快慢调整速度,并根据主人的提醒找到目标,帮助主人避让障碍物、寻找公交站牌、取款机等。
见到陌生人,“悠悠”很友好。在室内,李亮走到哪里,“悠悠”就跟到哪里。李亮坐下来,“悠悠”就依偎在他的脚边,乖巧温顺。李亮拿出印有“大连导盲犬训练基地”字样的红马甲给“悠悠”穿上,“悠悠”显得有些兴奋。
“悠悠,坐下!”李亮说,“悠悠”知道穿上红马甲意味着要出去工作了,所以有些兴奋。为了安抚它的情绪,出门前要先对其进行一两分钟的服从性训练。
准备就绪后,李亮拿着牵引链带着“悠悠”出门。门口有门槛,“悠悠”便停下来,提醒主人注意。下楼梯时,每到一个楼梯的平台处,“悠悠”也会停下来,等主人准备好才下楼梯。“悠悠”会根据主人的肢步快慢,调整速度。
来到人行道上。李亮指挥“悠悠”找路。“悠悠”带着李亮穿过路边停靠的汽车。过马路时,“悠悠”准确地带着李亮经过斑马线。看到“悠悠”和李亮经过斑马线,过往的车辆会主动避让。
“悠悠带路我可以自由出远门”
导盲犬是工作犬,它的任务是帮助主人出行。一次,李亮从常州乘坐高铁到济南出差。以前乘坐火车,李亮到火车站后,必须找车站工作人员引导,而这次全靠“悠悠”带路,一点不费力。
李亮此前通过铁友网预订了常州火车站至济南的车票,并提前拨打12306电话联系铁路客服中心,提出要携带一只导盲犬进站乘车。乘坐高铁前,他提前给“悠悠”吃了狗粮、水果等食物,以防在火车上给“悠悠”喂食时对其他乘客有影响。在火车站,李亮不时提醒“悠悠”找门、扶梯、取票机。经“悠悠”带路,李亮独自完成了济南之行。
现在,李亮每天都要带着“悠悠”从居住小区到工作地点。小区住户都知道他申领了一只导盲犬,对“悠悠”很友善。
李亮和“悠悠”处得越来越融洽,工作、生活方便了,安全也更有保证。
陈煜廷的兄弟“贝克”
对于靖城街道小关庙社区的陈煜廷来说,2017年无疑是个令他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成功申请到了一只导盲犬。2017年5月,他和导盲犬“贝克”经过40天的磨合、训练回到靖江。
“走吧!贝克”
一段10分钟的路程对于常人来说是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但对于盲人来说却不是件易事。幸运的是,去年,陈煜廷接到可以申请导盲犬的消息,经过导盲犬培训基地考察和评审,他顺利领到了一只3岁的黑色拉布拉多犬——贝克。
“以前都要有人陪才能出门,现在了新伙伴,自己也可以出门。”陈煜廷说,每次出门前,他都要将导盲鞍套在狗狗的身上,伴随着一声“走吧!贝克”和高高举起的手臂,狗狗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在外出的路上,陈煜廷总会不停地询问,“贝克,可以吗?”“好的,贝克,你真棒。”“贝克,走吗?”在这种默契的交流中,贝克总能顺利地将陈煜廷带到他想要去的地方。没有了工作的时候,贝克会像个孩子一样贴在陈煜廷的身边。
“贝克是我的兄弟”
第一次接触贝克时,陈煜廷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要熟悉它的习性、日常护理知识和行动口令。”陈煜廷笑着说,带着贝克回靖后,他开始加强和贝克的交流,“和它尽可能地多说话,让它熟悉我的音频、声音和节奏。”陈煜廷说,他与人交谈时,贝克会安静地躺在一侧,只要一起身,贝克就会跟着看看。平时没事的时候,陈煜廷会陪贝克一起玩它最喜欢的皮球和橡皮骨头。“如果不陪它玩,他会不高兴,会在你身边唉声叹气。”
最近,陈煜廷准备到苏州创业,他将贝克留在家,由妻子照顾。每次只要陈煜廷一回到家,贝克就立即扑到他的身上,蹭来蹭去,而陈煜廷也会抱抱贝克以示回应。“它特别聪明,有了贝克,我有了伙伴,内心充实了不少,能去的地方也更多了。”陈煜廷说,贝克很温顺,他们一家四口都十分喜欢它。贝克已经成为他的家人,是自己的兄弟。他们会经常带着它去宠物店洗澡,给它买专门的狗粮,每个月的花费最少在1500元左右。
“希望更多人接纳贝克”
和贝克生活了大半年,陈煜廷也有着不少的感触。
陈煜廷说,其实很多人对导盲犬还不太了解,虽然他们个头大,但性格温顺,没有主人的命令,不会有任何动作也不会发出声音,因此对周围人的影响非常小。“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出现过一例导盲犬伤人的事件。即便被人伤害,它也会把工作完成。”陈煜廷解释,在导盲犬安装上导盲鞍时,它们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而导盲鞍上也有“导盲犬工作中请勿打扰”的标志。
陈煜廷带着贝克逛过公园、超市。“知道是导盲犬大部分人还是可以接受,但有时还是要费些口舌。”陈煜廷希望,大家能够多接纳导盲犬,给盲人们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