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一院成功开展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术
抬腿、取戴帽子、画圆圈……在8月3日之前,对于园区的帕金森病患者朱女士是不可想象能做到的动作。一个月前朱女士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植入了脑起搏器,当天上午,她在该院进行开机调试,在电流的刺激下,她原本哆嗦不止的四肢逐渐趋于平稳、不再颤抖了。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家国家神经外科重点专科,在科主任王中的领导下,叶明主任医师和毕永峰主治医师为主要成员的苏大附一院功能神经外科分支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已经在苏州率先成功开展了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病的脑起搏器植入术,并且在病人正式开机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据了解,今年68岁的朱女士患帕金森病有超过10年历史了,在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前,她的四肢都颤抖不已,无法独立行走,不能自主进食,生活不能自理,说话都有很大困难。一个月前,她在苏大附一院进行了多通道微电极记录下的脑深部电刺激术,在大脑中植入脑起搏器。经过一个月的水肿消除、伤口愈合,8月3日正式开机通电。通电后,随着不断调试电流,朱女士的四肢颤抖有了明显改善。
据朱女士的主刀医生、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叶明介绍,脑起搏器植入术,又称为脑深部电刺激术,为当前治疗帕金森等疾患最为先进的手术方式,是自从左旋多巴应用于临床以来,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病治疗的革命性手段,去年获得了代表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发明者是法国的Benabid教授和美国的Delong教授。脑起搏器手术跟以往的毁损手术比较起来,具有可控、可调、可逆等优点,不会对脑组织造成伤害并且疗效更好。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将为本地区的帕金森中晚期患者带来希望,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由于她患病时间比较久,肌肉萎缩得比较厉害,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调节和磨合,过段时间应该就可以站起来自己走路了。不同患者对电流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的患者植入之后不用多久就可以自主行走。”叶明进一步介绍说,这项手术对患病五年以上的帕金森患者比较适合,“因为帕金森的常用药物左旋多巴的‘蜜月期’一般是五年,该药在五年内的效果确实非常不错,但是服用五年之后普遍出现药物反应,对帕金森病的控制作用明显降低,脑起搏器植入术是现在国际上公认的帕金森病外科治疗方法。”脑起搏器启用三个月后,患者的服用药量可以逐步减少,直至逐渐过渡到完全不服用药物。
陈煜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