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连云港人首位死因
中国江苏网5月6日讯 (袁春梅 秦绪成) 近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2014年我市居民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值得重视的是,2014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1%,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数约87%,为港城居民的主要死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预防、控制慢性病刻不容缓。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高
世界卫生组织在比较分析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居民死亡原因时,常常将死亡原因简略分为三类,即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和母婴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含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造成的,如吸烟、过量饮酒、食用油摄入过高、盐摄入量过高、缺乏体力活动、超重肥胖等。而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即通常所称的“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2014年连云港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1%,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等)3类疾病,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数约87%,为港城居民的主要死因。对比2013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占死亡总数约80%,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数约88%,两年变化不大,都处于较高的比例水平。
心脑血管疾病不容忽视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恶性肿瘤被重视程度最高,而心脑血管疾病往往被忽视,但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全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约1万人,死亡约7000人,而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约1万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远高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对港城居民生命健康的威胁,比恶性肿瘤还要严重,而恰恰这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却经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实生活中,恶性肿瘤一旦被发现,很多患者都会积极采取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一切以有利于康复为标准,很多人更是通过定期体检发现早期恶性肿瘤,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条件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恶性肿瘤的预后在逐步提高,很多恶性肿瘤患者都可以实现较长的生存时间,甚至被治愈。
而相比之下,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则遭受到不同的待遇,不但没有进行早期预防、积极治疗,甚至仍有部分患者发现之后不治疗,这也造成了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展到威胁生命时,再采取治疗却为时已晚,这造成其死亡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更容易被忽视。监测显示,2014年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近15%,仅次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死亡数,位列总死因顺位第四位。
如何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专家表示,预防慢性病,重在早期预防、长期预防,可简要概括为“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少吃盐、少吃油,少吃肥肉、动物肝脏、蛋黄等高脂肪的食品,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鱼、虾、鸡蛋白等;穿方面,要注意防护与保暖,夏天紫外线强烈,可适当采取保护措施。空气质量较差时或者冬季室外温度过低时,可以戴口罩出行,保护呼吸系统;住方面,房间要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直接入住刚装修好的房间,避免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引起的恶性肿瘤、婴幼儿畸形等慢性疾病;行方面,除控制饮食以外,适量运动是预防慢性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青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则以散步、有氧运动为主。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定期体检,很多慢性病都可以通过定期体检来早期发现,实现早期干预治疗。一般情况下,一年最少要做一次全身体检,部分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最少要进行一次血压血糖检测。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