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外国友人 南京国际安全区徒步寻访活动举行

23.11.2016  10:04

        阵阵寒风让人不禁想起79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那个寒冬。昨天是南京国际安全区成立纪念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珍爱和平、心怀感恩”为主题,举办了“感恩·南京国际安全区”冬日寻访徒步活动。

        1937年11月22日,侵华日军攻破南京前夕,一些留守南京的正义外籍人士从国际人道主义出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最危急的时候给来不及撤离的难民们提供了一个避难场所,25个难民收容所最多时共收容难民约25万人。

        此次活动从位于南京师范大学内的魏特琳女士雕像出发,沿途经过中山路251号(国民政府司法院旧址)、南京大学拉贝故居(难民收容所)、宁海路5号(南京安全区指挥部)等重要战时难民收容所,最后回到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旧址),全程约8.5公里。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家住三山街的井永华老人已经71岁了,她告诉记者,南京国际安全区救了他们家祖孙三代,“非常感谢拉贝和魏特琳,他们设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让我的太奶奶、爷爷奶奶和爸爸幸免于难,所以我一定要带孙子来参加这个活动,感恩这些国际友人。

        “参加这个活动,既是回顾历史,也是展望未来。”今年9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老人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当时10岁的他亲眼看见日本鬼子破墙闯入。他的叔叔被日本鬼子乱刀砍死在家中,两个舅舅分别被侵华日军在下关江边和煤炭岗杀害,“我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躲入难民区才得以幸存,记得当时是12月12日进去的,呆了一个多月。为保护年幼的弟弟妹妹,我还被日本兵在右腿上狠狠戳了一刺刀,至今还留有伤疤。

        “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我们缅怀20余位西方人士的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感恩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救助,同时我们还要传承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南京国际安全区史学研究专家汤福启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通过徒步活动,可以让大家共同感知历史、致敬英雄。徒步之前,一些人名、地名对不少人而言也许是冰冷而遥远的,但是走在冬日寻访徒步活动的路上,这一切都变得真切起来。他说:“历史是有温度的,战争的残酷遮挡不了人性之光,国际安全区友人们的善良之举将温暖一代又一代人。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