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部分惠民工程劳民伤财:领导过于重“显绩”
现今,惠及民生政策密集出台,一些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但一些地方在决策与执行时脱离实际,因设计不合理、配套跟不上、运营成本高等原因,导致民生工程项目闲置,劳民伤财。据报道,近年来青海省一些地方为提升城市形象,千方百计申请财政资金,建设现代化体育馆,但由于超出当地实际需要,有的建成后就成了只具观赏价值的“盆景”。
以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偏远县为例。该县共四五万人,县城规模只相当于内地一个小镇,却花费大量资金建设一个高大上的现代化体育馆。如此远远超出当地实际需要的体育馆,能不沦为“盆景”吗?然而,这样一个“盆景”,却是县领导最得意、到处炫耀的。这无疑提醒我们,面对徒具“颜值”的民生工程,一些地方领导与群众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观——与其说是审美观,不如说是政绩观。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过于重“显绩”,搞一些轰轰烈烈不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形象工程,搞一些“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面子工程。
一旦民生工程异化为地方大兴土木的堂皇借口,真正的意图在于搭台唱别的戏,这样的民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注定变味走样。以民生名义建设起来的工程,若最终不能充分为群众所用,必然造成巨大浪费。这种经不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民生工程,只会倒民生的胃口。既挤占诸如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还会因后期运营、管理、处置而麻烦不断,劳民伤财。
要规避民生工程决策与执行“两张皮”,需要地方领导干部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摒弃附着在民生工程上的各种功利思维,认真做事而不是作秀,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不做图虚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要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问题,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办实实在在的事;通过精准投入,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另一方面,有必要通过他律,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问题。要继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使勤政为民、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乱作为瞎折腾的干部受到惩戒。具体到单个民生工程来说,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项目评价机制,使决策有充分的民主参与,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基层群众和舆论监督。在工程审计、事后监督中,发现因擅自决策、执行不到位等导致浪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还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溯与惩戒,以严厉问责倒逼领导干部不敢任性用权。(邓子庆)
原标题:媒体批部分惠民工程劳民伤财:领导过于重“显绩”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