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纸上看古人的“情调” 今天到观筑去赏“晚清彩笺展”
新华报业网讯 “旧家燕子——晚清彩笺展”23日在南京观筑沙龙举行,一批晚清时期的彩笺在这里展出,其中不少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亲笔。这批彩笺为同治、光绪年间苏州画家沙山春、收藏家李嘉福所藏,上世纪90年代,被南京文化学者薛冰从朝天宫夜市淘得。
记者昨日先睹了展出的百余件信笺,它们不但有紫、红、粉、青等多种底色,信纸上还印着各种纹案。据薛冰介绍,彩笺或肇始于东晋,唐代已在骚人墨客中流行,日趋精雅,晚明时臻于巅峰。这些美轮美奂的彩笺中,有的为有钱人私人定制,充满个性色彩,有信纸底部印有“九瑞轩主人启事笺”字样,有的信纸主体部分印着竹子做的茶篓图案。也有一些信笺为店家生产的统货,上面印着花鸟、山水、仕女等多种纹样。统货中,“任阜长画制笺”经常出现,任阜长为海上画派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清新可爱,所作花鸟十分适合印制在信笺上。
古人的信笺中不乏幽默和设计感。一款信笺上印着大大的“顿首”字样,薛冰说,“因为古人写信时要在最后写上‘顿首’,把这两个字印在信笺上,就可以偷懒不用再写了。”展品中,两款信笺分别在别致的纹路中印着“方寸相思”和“长毋相忘”字样,很适合用来写情书。
展品中也有素笺,没有颜色,没有底纹。清代书画家李福的一封信即在素笺上写成,当时正在做教书先生的他在信中“吐槽”生活窘境,“学生少的时候,收入也少,但学生多起来,就不能出去玩了。”
过云楼后人顾云、大画家张雄、收藏家吴云等诸多清代名流的亲笔信也均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展览中还有一幅张充和的书信作为“彩蛋”。1993年,张先生与丈夫傅汉思访问凤凰,祭扫沈从文墓,登山临水,缅怀故人,作《望江南》五首,分给几个兄弟,其中一份在2010年拍卖会上以30万的价格成交,还有一份被夹在旧书中卖出,出现在此次展览上。本报记者龚倩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