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醋弥新:恒顺智造180年
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的老作坊
从1840年到2020年,“恒顺”已然走到了180年的节点:
从扁担箩筐、芦席大缸,到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从单一品类的调味料,到跨品类、多种类的产品研发;
从偏安华东一隅,到线上线下融合,打开世界市场……
今天,180岁的“恒顺”,正在实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也实现了百年来,从未有过的蝶变:
不仅是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食醋生产企业,也稳居谷物酿造食醋生产企业的世界之最,坚定而扎实地走上独特的智慧发展之路。
智能化生产:突破发展瓶颈
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来到江苏镇江,寻找恒顺造醋180年的发展轨迹。
伴随着浓郁的醋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乔贵清的一边讲解,一边带我们前往制醋生产车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恒顺制醋的老作坊,大型的翻醅机正在进行翻醅,坊内陈列了手工制醋的工具,还有制醋技师现场演示。
乔贵清抓起一把醋胚,看一看,闻一闻,对着操作工人点了点头,跟我们说道:“传统制醋翻醅是个苦行当,无论寒冬酷暑,翻醅工人都是汗流浃背,用机器代替人工是恒顺人的期盼。”
直至80年代中期 ,翻醅机的研发和使用,填补了国内采用机械化生产进行固态发酵醋胚工艺的空白,不仅打破了一直以来“师父带徒”的模式,而且能够精准有效地控制翻醅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的统一性。
“我们正在研究将计算机控制引入食醋生产流程。让地域因素不再限制恒顺的扩张发展,无论在哪里都能通过标准化模型和工艺复制出恒顺味道”,陪同采访的恒顺醋业制醋车间副主任奚宽鹏向我们解释说。
走过了一条窄窄的通道,我们来到智能化灌装车间里,一台台机器人:卸垛、空瓶检测、清洗等20多道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整齐而高效地运行着。
一旁陪同采访的恒顺新型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春松,指着高速运行的智能灌装线自豪地说:“这是全自动高端醋灌装线,每小时可完成2.4万瓶醋的灌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醋的质量安全。”
回顾恒顺的发展进程,发酵罐生产线初步建成,灌装线智能车间投入使用……恒顺的智能化生产,正为百年恒顺的转型升级,注入更多的蓬勃生机:
如今的恒顺,成了智能化造醋的领跑者,已完成了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销售的目标。
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绿色工厂、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称号……。
不忘初心,方得始一,坚守恒顺众生的本心、坚持纯酿造的匠心和回报社会的良心,恒顺不断在智能化生产的道路上勇往无前,成就了一家世界现象级“造醋”企业。
恒顺醋业规模2万坛的食醋存酿区
数据化驱动:秉承匠人精神
1小时,近70万人次的游客量;
3小时,超过60万元的销售额;
24小时,84000多次的商品浏览量;
……
穿过生产车间和灌装车间,我们来到了恒顺的数据化管理中心,看到显示大屏不断刷新的数据。
接受我们专访的恒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聂旭东向我们解释道:“这是我们现在重点打造的全数字化重塑项目。通过与SAP、IBM等公司合作,借助数字化重塑管理变革,推动调味品主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聂旭东还告诉我们,恒顺的数据化管理模式通过可测量、可追溯、可视化、可预防的手段,将从原料到市场的138道控制点纳入全方位质量管控范围,精准锁定供销的各个环节。
透过数据化平台,恒顺不仅对生产链、供应链、销售链进行了差别化管理,同时也对生产管理、财务经营、人力资源、内控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科学化数据化管理。
餐饮、商超、流通、电商、社区团购、食品加工……目前,传统调味品行业各种渠道争夺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恒顺也将线上渠道作为品牌营销增长的新活力。
最初进行线上布局时,恒顺与京东、河马生鲜等企业合作,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打造社群经济,同时弥补恒顺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空白,开始了O2O的运营模式的探索。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恒顺大胆跨界,用创新和大数据动能,打通零售生态,实现品效合一,激起新零售的一池春水,撬动一场关于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的变革。
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新品研发部部长李信说道:“恒顺生产香醋采用固态分层发酵工艺。一瓶简单的香醋需要经历四十多道工序,历时六十多天才能制成,而功能独特的微生态系统起到了核心作用。”
“由于开放式的发酵环境,有些杂菌会导致产品变质。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大数据技术研究,我们还发现了金山乳杆菌,这也算研发中的意外之喜。” 李信补充道。
恒顺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金额至少3%以上,均以大规模产业化为目标,转化成能够服务于消费者的产品。
与华大基因等公司合作,恒顺将制醋经验数字化,将食醋品质可控化标准化;
与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共同研究发酵机理,恒顺致力于解决开放式发酵的问题;
与国内一流的相关设备厂家探讨,共同研发智能翻醅机;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恒顺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跟踪,保证食品安全……
从“师父带徒”,到科学化生产,恒顺实现了从传统生产模式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再到自动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三级跳”,开启了一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道路。
来自恒顺鲜活的数据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却逆势上扬,恒顺醋业的三季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4.5亿,今年恒顺线上商店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加50%左右;
近年来,恒顺食醋主业不断做大做强,并越来越集中到统一标识的“恒顺”品牌上来,食醋年产量超过30万吨,产品销量约占国内食醋市场10%,占品牌规模企业的20%,镇江香醋市场的85%左右。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打造的年份醋和限量款“手工大师醋”将食醋产品引向高端制造。
目前恒顺料酒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三,属行业第一阵营。而“酱料”产品主攻酱油、酱菜和酱料,特别是复合调味料的酱料增长前景可观,恒顺在重庆云阳打造的红油豆瓣酱,正在以年销量20%的速度增长。
“这一切逆势而上的数据,归根于我们将计算机控制引入食醋的生产流程,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无畏地探索着。……”聂旭东如此总结道。
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恒顺理念:众生愿
倘佯在中国醋文化博物馆里,处处聆听到的是,以恒顺为代表的中国造醋历史的回音
“恒顺香醋”是具有18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2006年其传统香醋生产技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恒顺醋业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休闲保健、科普教育、娱乐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展示醋文化的工业旅游类主题博物馆——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如今,这个博物馆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真正成为了“活着的非遗”,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左右。这在国内同类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为罕见。
对此,我们不禁感到疑惑,恒顺一百多年岿然不动的金字招牌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符号?
面对疑问,随行人员这样跟我们解释道:“恒顺从制酒到做醋,到现在的7大类200余种产品,不断推动行业的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改革和发展,都是源于对优质原料的选用、百年工艺的传承和纯酿造的执着。”
从大西路厂区,到中山西路厂区,南徐路厂区,到现在的恒顺工业园;
从建国初期的年产数百吨香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千吨,现在的30万吨,恒顺规模不断壮大的背后正是源于创新的驱动。
跨越几代人,数次浮沉,恒顺的“恒”是坚守、是专注,是创新,也是传承。
作为中国造醋缩影的恒顺,历经了180年的风雨,守着“适时”和“适世”的本心,领跑了调味品行业的转型和发展。
恒顺,源自佛家《华严经》。恒顺众生,永远顺随众生善行所需 。
参观结束,聂旭东的话,仍久久在我们心中回味:
“恒顺以‘恒顺众生愿’,这是恒顺的初心,也是使命。”(华祥名 何馨月)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