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点赞的“小青柠”延伸志愿精神
虽然距离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已超过半年时间,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志愿者的寄语一直留在“小青柠”心中。
这届青奥会有近2万名被称为“小青柠”的志愿者为赛事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获赞无数。“我也要给你们点赞,而且要点三个赞!你们获赞当之无愧。”去年8月28日,李克强在出席南京青奥会闭幕式之际,专程看望了志愿者代表。
时至今日,黄瀚韬和江银龙还记得总理对在场志愿者代表所说的话:“国家要发展,人民要过上好日子,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发展,还要有道德精神上的追求。”总理称赞他们用青春活力诠释了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志愿者精神,向社会传递了“强大的道德力量”。
如今,按照黄瀚韬的话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许多“小青柠”的生活方式。来自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江银龙提起青奥会后的志愿者服务可谓如数家珍,参加消防宣传、做地铁服务、义务给南京农民工子弟讲课等。
事实上,中国志愿者精神与中国总理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正是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启动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并确立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
22年后的今天,志愿者精神早已超越了“中国青年”的范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来自孟加拉国的小伙子尼哈德就是青奥会的一名国际志愿者。当时,他以一口流利的汉语获得了李克强的夸赞:“你的中文很棒!”
“我想做一张中国名片!”尼哈德告诉人民网记者,“虽然我是个会7国语言的外国人。”这位肤色黝黑的“歪果仁”想要为中国代言,向其他国家介绍中华文明。
2008年,远在异国他乡的尼哈德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中国。“我们家乡的电视都是黑白的,信号也非常不稳定,所以我很少看电视。但是北京奥运会我从头看到了尾,非常震撼。”尼哈德神采飞扬地说。在北京奥运会的众多细节中,志愿者服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父亲告诉我,你要好好学习中文,以后才能去见见世面,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
这也是尼哈德2011年来到中国后就积极投入了志愿者行列的原因。每年雷锋月,他会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并给老人们做一顿孟加拉特色饭。四川雅安地震时,他为灾区捐款捐物,学业不忙时他还会去地铁站做志愿者。2014年,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就读三年级的尼哈德放弃了暑假回家的机会,成为青奥会志愿者。
回忆当时和中国总理李克强互动交流的场面,尼哈德笑得合不拢嘴。“我认为李克强总理是大明星,所以想要他的签名。但当我拿出一张明信片时有人劝我‘尼哈德,不要不要’。这时在一旁的李克强看见后说‘没事,给我吧。’就这样我获得了总理的签名。”他告诉人民网记者。
今年是尼哈德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暑假,他打算跟同学前往云南等地偏远的小山村支教,“我是唯一的外国志愿者,可以教英文。”尼哈德称自己正是受到了中国总理的极大鼓舞,决心发扬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前两天,他还报名参加了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志愿者招募活动。
李克强也把志愿者比作“名片”。2014年9月23日,他在给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回信中称:“志愿者是一张响亮的名片,世界因为你们而精彩。” 李克强在信中还表示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信念引领脚步,希望大家继续以爱心和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与千千万万志愿者在一起传播守望相助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好风尚。
这些寄语一直留在“小青柠”等志愿者心中。“青奥带给我最多的是什么?”黄瀚韬说,“是责任。”
而在新春之际,除了继续弘扬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志愿精神,他们还想给总理拜个年,“祝李克强总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憨厚的尼哈德也表达了同样的祝福:“祝中国总理新年快乐。我相信您能带领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姚媛 实习生王丹)
来源: 人民网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