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变“挤诊”,怎么解?

11.02.2015  14:07

  忙碌拥挤的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卢易 摄)

  中国江苏网2月11日讯 原本容纳8张急救床位的空间,“挤”进了18张病床,走廊里、过道上都被病床占满,甚至连空地上都放有3张“120”担架床,上面躺着病人。这是周一上午10点,记者在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看到的一幕。
  寒冬天,锡城各家市属医院进入爆棚状态,尤其是急诊科,随着急诊病人的急剧增多,急诊变成“挤诊”。这个问题怎么破解?记者调查发现,优质医疗资源过分集中、非急诊病患爱上急诊看病、公众就医习惯存在误区、三级就医网络的缺失……种种因素都加剧了急诊资源紧张的现状。

   现场

   ●10分钟送来3趟病人,急诊室地上铺满担架床

   ●最多时6张“120”担架床“压”在抢救室,病人在担架上接受抢救

  在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里待上10分钟,“120”救护车先后送来3趟病人。8张急救床位全满,护士长严兆娴不得不向各病区借调病床,最后一趟实在周转不到病床,只能向“120”借担架床。“病人问诊多直奔大医院,而大医院急诊已饱和,我们院前急救夹在中间,犹如肠梗阻。”一位姓高的“120”急救医生坦言,医院向“120”借担架是这两年经常发生的事情。严兆娴证实:最多的时候有6张担架“压”在这里,病人只能在担架上接受抢救。

  平均3-5分钟就有急诊病人送进来,急诊医生李佳磊在各个病人间来回忙碌着。“平均一天处理35-40个病人,医生没空坐、没空喝水,甚至连午饭一般都来不及吃,最晚的时候到下午4点下班后才吃上午饭。”严兆娴无奈地说,长期超负荷工作养成了他们大嗓门、走路快、急性子的习惯,几乎人人都有静脉曲张、腰肌劳损。

  另一个突出现象是,按照规定,急诊科的床位周转是:抢救床24小时、留观床72小时轮转收住病人,但目前这一要求基本无法实现。一边,急诊病人处理完了,各科病房却无床收治不进;另一边,急诊病人仍源源不断送来,导致滞留在急诊室的病人越来越多。急诊抢救室的编制床位是8张,但最多的一次“挤”进了30多个病人,空地上铺满了担架床,观察室里42张床也全部“啪啪满”。

  挤,不仅是成人急诊,儿童急诊也同样如此。记者来到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只见候诊区的三排椅子上坐满了人,一位家长吐槽说,半夜上医院,家长心急如焚,分诊护士嘱咐“坐下慢慢等”,没有2-3个小时“进不了门”。高峰候诊病人多达180多个,到午夜12点仍有50多人在等待。在这里,原本讲究速度的急诊因“门诊”变成了“慢诊”。

   析因

   ●各专科病房“一床难求”,急诊病人找床凭运气

   ●儿急诊中约有80%是非急诊病人,不少非急诊病人占据浪费急诊资源

  急诊如此拥挤,为何医院不加派人手?患者常常会提出疑问。对此,医院却很无奈,“人不是想增就能增的,编制、招聘、培养周期,都有制度要求。”市人民医院人士说,该院急诊科目前共有医护人员近100人,队伍可谓强大,而儿急诊还开出了白班,仅内科平均每天就配置了4-5个医生。上午10时多在儿急诊室看到医生项红霞时,她已经忙得抬不起头,脸色非常憔悴,原来她已经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

  人力资源紧张,这是当前市属医院的普遍问题,“但急诊并不是应该被无限度扩张。”一位医务科人士表示,所谓急诊应该是遵守应值制度,处理急、危、重的状况,他反问道:“晚上急诊比白天门诊还忙,这是正常的医疗就诊秩序吗?”

  采访中发现,在急诊室里滞留的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患的多是心衰、脑梗等老年病,这类疾病在冬季是高发期,各专科病房已是“一床难求”,急诊病人找床只好凭运气。70多岁华老伯心脏病突发,送市三院抢救,可是心内科病房无床,在抢救室里足足等了3天,最后只好“曲线救国”先收进内分泌科,过了2天才转进心内科。有的老人病情稳定了,但家属却不放心转院到基层康复,宁愿继续留在急诊科。还有的病人盲目选择大医院,也造成急诊人为拥挤,一位家住滨湖区华庄街道的老人摔伤后,“120”建议就近送滨湖区中医院,可老人家属不愿意,坚持要求送市人民医院。

  卫生部将急诊病人按病情分为4级: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诊病人、非急诊病人。按照这个分级,1、2级病人必须马上处理,后面3、4级的病人完全可以在白天看正常门诊,而不需扎堆看急诊。可部分非急诊病人却为了图省事喜欢上急诊看病,这种现象在儿急诊科尤其突出,儿急诊科主任吉山宝坦言,儿急诊中约有80%是非急诊病人,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急诊医疗资源被白白浪费,也导致其他真正需要急救的人失去了优先急救的机会。

   建言

   ●建设全市急救资源联网共享系统

   ●做实“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三级就医网络

  “无锡目前的优质医疗资源很不错,由于付费机制与医疗技能导向,所以百姓喜欢选择好的医院,然而人越挤越多,最后造成了百姓看病没有幸福感,医生为百姓看病超负荷忙碌也没有成就感。”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院长吉建伟认为,急诊变“挤诊”、“慢诊”的问题解决刻不容缓,这涉及民生大事。

  他提出一个建议:将全市急救资源联网,建设一个覆盖全市院前、院内急救资源的信息共享系统。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动态反映各医院专科优势、床位状态、设备使用、人员配置情况的信息平台。一方面,让急救车获得即时信息,也传递给病人或家属;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卫生部门掌握急救资源的动态利用情况,做到更合理的调配、补充。他说,每个医院都有专科的优势,因此院前急救时对病种的区分非常重要,寻找适合自己病情的医院,既解决医院的拥挤,也解决病人在危重症的时候对于路径的选择,因为抢救重病人时间很重要,这大大有利于危重症病人抢救的及时性,在救治成功率上也有帮助。

  还有一位医疗界人士提议,利用价格杠杆来分流患者。他说,国外有的国家通过提高急诊科就诊费用来限制看“小病”的患者,比如美国的晚上急诊费用要比白天贵很多,感冒配2粒感冒药要花费上百美元,而白天只需要十几美元。“但是反观国内,急诊除了挂号费多0.5元外,其他医疗费用和门诊收费一模一样,这样怎么能分流病人呢?”

  与之相对应,公众的就医习惯也需要改变。“有的家长白天看过病后,孩子仍然高烧不退,晚上就急着再跑一趟急诊。”吉山宝说,判断患儿病情急不急,不能光以发烧度数来做唯一评判标准,要看年龄、发烧度数和精神状态等,一般在38.5度以下,精神状态好的,多喝水注意休息,完全不用看急诊。

  专家认为,要改变急诊“挤”的状况,还有一条重要的根本路径:做实“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三级就医网络,常见病、多发病选择最小就医半径,纵向疏导病人。这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比如通过医保政策引导、加强社区医院建设以及百姓就医习惯的改变,来破解这一“挤诊”难题,让社会幸福感在医疗这一民生问题上有所体现。

  市人民医院2014年急诊量高达460027人次,同比增长5.6%,已经连续5年位列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第1位。

  该院今年入冬后数字还在走高,1月份急诊量为41027人次,增幅5.5%,按24小时测算,平均将近1分钟急诊就要接诊处理1个病人。(记者 杨明洁)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