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急救技能你得学学 万一遇到窒息状况怎么办?
医护人员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朱凌云摄
10月10日是第七个“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主题为“生命的拥抱——识别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昨天上午,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理部志愿者服务队等近40名医护人员来到地中海幼儿园,向老师和家长宣传普及急救技能和知识。
百名老师与家长 齐学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患者双手抓住喉咙,不能咳嗽、说话或呼吸,皮肤、嘴唇发紫,这时候要意识到发生了窒息!”在幼儿园内,医护人员介绍道。
针对这种意外情况,医护人员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当患者是幼儿的情况下,使患儿脸向下,一手托后脑勺,另一只手卡下巴将其反翻过来,头朝下45度趴在家长腿上,用手掌根部,在患儿肩胛骨之间用力拍背5次……”医护人员说完后分别演示了幼儿和成人遇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
现场,护理部志愿者们分成几组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上百名家长和老师仔细观察,还学习了止血包扎、小儿常见病预防等。“小孩容易发生意外,我们家长学习了急救技能,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家长智磊说。地中海幼儿园副园长薛佳说,异物卡喉很危险,幼儿园每天都会检查小朋友身上是否携带异物,专业的急救知识对老师来说很实用。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赵映敏介绍,异物卡喉等意外情况在生活中时常发生,尤其是小孩和老人,而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这次他们走进幼儿园,教老师、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旦发生意外能早做处置。
家长缺乏急救技能 遭遇意外常手足无措
“家长朋友们,如果孩子遇到异物卡喉,你们平时是如何处理的?”活动中,医护人员还和家长进行互动。“我只知道如果吃噎着了,就拍孩子背,把食物拍出来。”“应该是拍后背吧,还有按压胸腔。”家长们众说纷纭,大多都说拍后背,很少有人能全面地说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提起异物卡喉,家长张阿姨最有话说,她的孙子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她说,当时孙子只有16个月,家里人没注意,孩子吞了一枚五角硬币,孩子妈妈见了,在一旁急得不知所措。“我想起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方面的急救知识,但是具体的方法已经不记得了,当时顾不了那么多,眼看孩子脸色发紫,我只能试一试!”张阿姨说,她果断把孩子接过来,用手拍了几下孩子后背,还算幸运,硬币就这样被她误打误撞地拍了出来,孩子平安无事。事后,张阿姨一家人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也明白了学习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市人民医院儿科曾接到过类似病例,一名一岁多的患儿因呕吐物窒息,因为家长不懂急救方法,耽搁了救治,孩子到医院时已停止了心跳。医生建议,遇到意外家长千万不能慌乱,平时一定要学习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市民大多无救护经历 期待多开展救护培训
在此次急救日活动中,96名市民现场填写了急救知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市民有急救意识,也十分支持开展各项急救培训活动,多数市民虽然了解急救技能,但只知道一点皮毛,其临场应急能力、动作的专业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相对较低。
在调查问卷中,“您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护过程吗?”这个问题,仅有一人填“有过”。“如果家人遇紧急意外伤病,你会不会救护?”对于这一问题,15人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30人觉得能力还不行,45人表示通过学习“以后我会行”。对于触电、烫伤、晕倒、煤气中毒、扭伤等常见意外的处理,96名市民基本都能作出准确的处理。但对于刀伤、骨折、心跳骤停等意外的处理,有部分市民未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80人表示自己只知道一些急救常识,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急救技能知之甚少。
调查中,所有市民都表示自己会主动去学习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他们认为学习这些技能很实用,希望有关部门多组织此类活动,他们愿意参加培训学习,并定期“回炉”进行实际操作,来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