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老大哥”忙中不乱“调船头” 海洋经济转型江苏底气足
海洋事业的迅猛发展,总是伴随着对传统海洋产业的创新、对新兴海洋产业的培育、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索......江苏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些疑问都在“两聚一高”沿海行的路上一一找到答案。6.8全国海洋日前夕,交汇点记者跟随省渔业与海洋局分别探访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三市,走进港口,见证江苏海洋经济的转型发展。
应对经济转型老牌船舶企业忙中不乱“调船头”
江海交汇处,南通中远磅薄稳重的生产场面,令人震撼。在当地人眼中,“中远”是骄傲、是荣耀,且这种光芒令人踏实、信服,因为几乎可以与行业顶尖画上等号的中远,依旧践行着稳扎稳打的“工匠精神”,数年如一日的研发国际尖端海洋工程装备,欧美、巴西、阿拉伯.......世界各地的大订单漂洋过海、纷沓而来。
在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厅,有一处格外抢眼的产品模型展示区,如一枚枚勋章、一座座里程碑,几乎浓缩了中远发展进程中所有引以为豪的“海上工程”。其中就有今年2月刚刚远航,赴英国北海服役的“希望6号”,当时央视新闻联播用了近2分钟聚焦这一“国之重器”,这个31000吨重的庞然大物,其实是一艘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
启东中远船务办公室主任王永清向交汇点记者介绍,希望6号相当于一个“海上炼油厂”,却又集合了各种油田设施,可以对油气水实施分离处理和原油储存。王永清告诉记者,从设计到制造,希望6号耗费了34个月,光设计就用了8个月。从“制造”到“智造”,希望6号在中远经历了重重考验,成功突破了系泊、防腐、环保及冗余度设计等四大关键技术,特别适用于远离海岸的中、深海油气田的开发。在海洋石油开发领域,有人将希望6号列为近10年来海上油气开发的主流方式。
无数个类似希望6号的海上巨无霸在启动中远船务的“培育”下陆续从中国港口驶向大洋深处。在海洋工程成就为世界瞩目的当下,启动中远却理智而敏捷发现转型信号。“目前国际油价下滑将逐渐对海洋工程造成冲击,必然带来海上采油成本提高的结果。”王永清向记者透露,目前中远正在摸索转型之路,例如已经尝试在做化工厂的“模块化”。
不仅是产业转型,中远更意识到紧跟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必要性,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精细化、高端化正是目前中远的转型发展方向。
盐城东台“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
作为海洋大省,江苏发展“海洋经济”必须看到自己的特色:沿海空间大、岸线长、滩涂多、风能光能资源丰富。今年来,发展“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江苏沿海城市的“默契”。盐城东台“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2600亩沿海滩涂广袤开阔,光伏设备“相连成海”,风力电机聚风而动,下有鱼跃水面,蔚然壮观。
根据基地集约集聚的开发理念,这篇“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形成了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面养殖的特色产业基地,这一开发模式不仅成为当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更为提振转型“海洋经济”带来启发。中节能东台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电站站长刘加勇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基地年平均送上网电量1.2亿度左右,按一个家庭每月用电100度来算,这里的发电量可以满足8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据悉,这些电量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还并进国家电网,可以支持更多地区的用电。
同时,为了更科学的利用滩涂资源,在光伏设备之下,滩涂地面还发展出了特色水产养殖,据悉每年这里可以产出每1年每亩200斤的白虾,以及每2年每亩5000斤的鲻鱼。
为了增加发电量,当地也在不断探索研发,据悉,今年下半年,该基地将试点“双面发电”的光伏系统,形成一面通过阳光直射、一面通过水面反射的科学方法,将发电量提高一倍。此外,利用漂浮式光伏发电设备也是该基地摸索的发展路径之一。
吕四渔港资料图
海洋经济走向多元化江苏继续扬帆起航
自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在巩固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同时,更在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放眼沿海三市,海洋二、三产不断崛起,江苏海洋经济趋于多元化发展。
启东吕四渔场的渔民基因里就流淌着“出海”血液,吕四渔场经济开发区副主任吴杰介绍,当地1500搜渔船,每年为渔场贡献各类特色海鲜达30吨,产量占到江苏的1/3。这些当之无愧的“弄潮儿”,也带动了吕四海鲜水产、生态旅游的发展,吴杰告诉记者,今年9月吕四渔场将启动“神鲜街”,这条水产交易、美食长街,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玩在迪士尼,吃在吕四街”的特色旅游路线。至此,吕四渔场也实现了由传统观光旅游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元化结构的转变。
在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江苏沿海人同样发挥着“弄潮儿”的开拓精神。在全省制造业大会上,省委书记李强就特别提及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虽然遭遇行业冷冬但形成了特色集群抱团取暖。在江苏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征途上,总有这样的实干精神,一次次化腐朽为神奇,在转型期,依旧为江苏“海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据统计,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4723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7000亿元,年均增长10.3%。2015年以后,海洋服务业占比超过海洋第二产业,海洋主导产业优势突出。
为江苏“蓝色引擎”添动力,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省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打造“一带两轴三核”,在形成海洋重大生产力布局上实现新突破: “一带”即以沿海地带为纵轴、沿长江两岸为横轴的“L”型海洋经济发展带; “两轴”,即沿东陇海线海洋经济成长轴和淮河生态经济带海洋经济成长轴; “三核”为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节点城市。
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标签:
编辑: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