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越是发展,越要生态前置绿色先行

11.03.2016  09:58

  中央媒体看江苏

  “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生态前置、绿色先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十二五”的不懈努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越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越是要求我们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发展定位,使绿色发展成为江苏继续走在前列的鲜明优势和品牌。

  落实绿色理念,回应百姓期待

  猴年春节上班不久,江苏便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对环保生态、绿色发展作出部署。这是江苏“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工作推进会。

  罗志军说,这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一个实际步骤,在全省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彰显新江苏建设“环境美”的目标内涵,有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并对江苏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提出“三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任务。2014年12月考察江苏期间,总书记殷切希望我们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把“环境美”作为重要的目标内涵,并强调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江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二,江苏特殊的省情实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而又重的位置。一方面,江苏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偏重,环境相对比较脆弱,比如江苏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居全国第一,单位国土面积排放强度一直处于高位,越来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可以说,江苏现在还没有迈过生态环境高污染、高风险的阶段, 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另一方面,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江苏要突破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就要充分利用这种倒逼压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老百姓对良好生态的诉求强烈,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现在大家都注重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食物的诉求十分强烈。这几年,江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看到,雾霾天气、城市黑臭水体等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全省PM2.5平均浓度超标情况仍较严重。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迫切需求,依然任重道远。

  环保前置,绿色先行

  江苏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5、6、7三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6%。人均GDP达1.4万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尤其是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去年全省GDP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罗志军说,江苏历来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新世纪初又明确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并把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作为江苏发展的重要方针。2007年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江苏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提出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省委召开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把“生态更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新内涵、新标准,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作为“八项工程”之一,专门出台行动计划。

  十八大以来,按照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江苏展开生态文明建设新布局,相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全国率先颁布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作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显现。

  罗志军介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高。空间管控上,制定区域保护规划并划定生态红线;产业发展上,形成“三二一”现代产业结构;资源利用上,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污染治理上,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PM2.5年均浓度值逐年下降,太湖治理连续8年实现“两个确保”,城乡环境整治覆盖率达到95%;生态建设上,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2.7%,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国家园林城市全覆盖。全省绿色发展指数从2010年的60.5提高到2014年的76.4,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市县37个、占全国的1/3,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抽样调查满意率达86.5%。

  新征程上决胜绿色革命

  迈上“十三五”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新阶段。作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江苏又将如何谋篇布局?

  罗志军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展现新江苏“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交相辉映的“环境美”现实模样,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省。

  战略上,把握好江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系统谋划,把握目标定位。力争实现两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目标:一是争取环境拐点早日到来,坚定不移地做到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等“三个决不”。二是使绿色发展成为鲜明优势,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革命”作为突出任务,真正让绿色成为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让江苏发展包含更多的生态质量。

  战役上,抓住关键点,组织攻坚战,打好歼灭战,争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大主动。江苏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集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重点行动,组织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重点工程,引导各方面从眼前抓起,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一个一个骨头地啃,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罗志军说,为此江苏排了六大重点工作:一是降雾霾、增蓝天,针对江苏大气污染的三大源头,大力实施降煤、控排、禁烧举措,切实减轻群众“心肺之患”。二是保清水、治污水,做到清水量不减、污水必处理、饮水保安全。三是护净土、治脏土,着重“摸底数、控风险、扩修复”。四是守红线、善留白,严守生态、耕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善于做好开发“留白”文章。五是重建设、广增绿,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六是抓根本、转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为把这六大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江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做到“三个清”:生态资源的家底要清,环境问题的症结要清,建设生态文明的路数要清。同时,坚决落实好党政同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要求。此外,在全社会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记者 冯诚 骏勇

  (原载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