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心理学师生举办“脑科学夏令营”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些“将军”,分别管着若干的“小兵”,他们一同负责控制与协调我们的运动、感觉、呼吸、记忆……7月16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师生们正在给孩子们介绍“神奇的大脑”,这是该学院“小小脑科学家”暑期夏令营的活动。 在活动现场,20多名孩子们被分成五组,他们先后完成了“听讲解”、“读绘本”等环节,苏大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则作为志愿者全程陪同,他们用孩子能懂的语言为他们讲解了大脑的功能分区和工作机制,以及如何保护大脑、怎样开发智力等话题。同时,苏大师生还为孩子们展示了人脑标本,教孩子拼装大脑模型。 “孩子们在暑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很多,但是接触脑科学知识的机会却非常少”,本次活动的发起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廖渝副教授说,“电子产品对孩子脑部发育有帮助,但是过度使用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年幼的小朋友”。她指出,请孩子和父母一起来参加这个活动,恰是一个最好的科普机会。 2014年,廖老师带领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小组成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互动游戏中探索儿童的‘社会脑’”,这个项目意在探索同伴以及亲子互动过程中幼儿的大脑活动,解析人际互动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多重作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暑期带领学生做社会服务,同时该研究小组还将收获珍贵的第一手数据。研究项目的一个子课题是探索儿童学习中的“奖励机制”。在本次夏令营中,孩子们将有机会戴上采集脑电波的特殊帽子,玩一个认知游戏。 据了解,国外心理学研究也要征集各种人员参加实验,以往常见的是送小礼品的方法。今年,廖老师和她的学生想到,能否用高质量的科普服务这一“礼品”,来换取孩子们的“合作”。7月初,该团队在微信上发出“脑科学夏令营”的邀请,一晚上就在朋友圈里收到200多个朋友的报名。同时,再通过朋友传朋友的形式,想来“玩游戏”的孩子已经排队排到了今年底。 这个夏天,孩子们的这次与前沿脑科学的相遇,会在他们的内心埋下一颗种子。接下来的几周里“脑科学夏令营”还将迎来几批4-12岁的孩子,廖老师和她的学生还要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合孩子的特点,让科学研究活动与社会公众持续互动。 李晓静丁姗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