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政时代,放下“官架子”,做个“会说话”的官员
不恐媒、不拒媒,在“微政”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学会用网、在网上更好地“说话”,已经成为各级的必修课。
5月14日—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共同建设的首个“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迎来了首批37名学员。他们是教育部直属机关的司局级干部。新媒体环境,对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和新媒体打交道时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处理互联网舆情危机的能力?笔者来到培训基地一探究竟。
试水“微访谈”
“高校投毒事件中有哪些必然?”、“我们的校车为何频频出事?”“学生焚书抗议乱收费,你们怎么处理?”……
在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课程现场,教师模拟担任的主持人、记者不间断地提问,并且要求官员立即给出答案。
培训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董关鹏教授介绍,此次培训的一大特色在于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呈现方式。“碎片式”、“滚动型”的全媒体时代,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创新课程,三天的密集课程由主题讲座、实践教学(模拟演练)、实地参观和交流研讨构成。“碎片式海量信息、滚动型实时互动的课程设置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他说。
一天的基础媒介素养讲座课程之后, 5月15日的培训围绕“新媒体”展开。上午的主题讲座是“新媒体和政府管理创新”。午餐演讲是关于微博与网络舆情。下午的实战演练有接受门户网站聊天室的一对一专访、微博“微访谈”,还有回应网络舆论质疑的新闻发布会。
其中,微访谈的事件背景是“高校职称评审评委酒店开房收钱”。微访谈实战模拟环节中,两位学员模拟成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官员,担任一对二“微访谈”环节的嘉宾。访谈时间为10分钟。台上学员不仅要面对台上的主持人、观众席上的其他学员、点评专家,以及三台摄像机,更要应对连珠炮似的提问。
“评委名单是否已经公布?”、“教育厅的核实调查工作进展如何?”、“这一事件是否暴露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漏洞?”网友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向台上官员。官员则需要根据微博特点给出“短、平、快、稳、准、实”的回复。
舞台两边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由计算机生成的多条微博。微博墙上,提问、转发、评论,网友信息一览无余。面对提问,坐在舞台上的领导干部们时而正襟危坐、时而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当遇到难以招架的问题时,观众席上的学员和专家可以从屏幕上看到官员略微紧张和难堪的神态。
一位参加培训的吕姓学员说,自己没开微博,也没有接触过什么“微访谈”。对这位平常主要依靠邮件办公的官员来说,微访谈即时互动、有问必答的交流形式很陌生、也很新颖。
一名陈姓学员在上课间隙对记者说:“之前也有类似的经历,但是不用单独面对摄像机镜头回答问题,而这次当灯光打到自己身上,感觉还是会紧张。不过,参加这样的实战演练,为以后做好准备,也算未雨绸缪。”
消除“恐惧症”
2009年下半年,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微博。短短几年间,微博风生水起,社会各方的声音和多元化的表达,在新媒体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平台。
“微博一转,围观一万。”一系列事件在微博上搅起了阵阵漩涡。一些官员中存在的“网络恐惧”也升级为2.0版本的“微博恐惧”。据2013年初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2156名干部的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受访者支持“微博反腐”,但另一方面,超过5成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博恐惧”。
不管以何种心态面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已是大势。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逾5亿。微博早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群众问政的新平台。新媒体的兴起,对政府官员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5月16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在培训课上为学员做主题报告前说:“对新闻发布而言,微博多提供了一个渠道。我们政府的新闻发布要给电视提供画面,给广播提供声音,给报纸提供观念,给微博提供140个字。民众在哪里,我们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我们的官员、我们的政务信息必须上网。”
2003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来自66个部委的100多名新闻发言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10年过去了,现在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又怎样?
公安部原新闻发言人、宣传局局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发言人研究中心主任武和平教授认为:“成立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不会说话’。在观念上,过去我们主张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做等于说,行胜于言。在‘大众麦克风时代’,领导干部必须‘会说话’。”
“舆论引导能力是执政能力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机组合,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必需的。” 武和平认为,在新媒介环境下,公开政务信息、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是领导干部的必要工作。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在第一时间面对媒体、及时公开信息、与网民和广大公众有效沟通,早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新挑战、新课题。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就提高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政府官员应该形成日常触网的习惯,经常触网才能形成“网感”;第二,能够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理解,要用真实的态度看待互联网;第三,精心去研读案例;第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的各种内容。
放下“官架子”
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通过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数突破7万个。在Web2.0时代,公众分散的话语通过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势的舆论。
不少公职人员也用上了微博,在互联网上直面网民。@北京王惠、@叶青……据新浪2013年第一季度政务微博报告统计,我国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微博中的县处级认证用户数达10203个,首次突破1万,占政务微博总数14%。
5月17日,昆明市长李文荣在新浪开通微博,他说:“今天我开通了新浪微博,希望能再次搭建一座与大家坦诚沟通的桥梁。我愿意倾听你们对昆明建设发展的意见,我和我的同事们将认真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昆明市长的第一条微博。短短6小时,他的粉丝数就超过2万。
然而,开博客、上微博仅仅是政府信息公开外在化的一种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观念。“我们的官员要转变观念,从内心深处接受公众监督;官员要有诚意、要端正心态;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还要提升官员素质”,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不要抱着应对的心态,而是要把老百姓放到重要的地位上,面对老百姓心态要正要放下身段。”
“最重要的还是公开透明。现在有些官员根本就不用和媒体打交道,也不用和公众交流。在社会各项管理工作中,官员就要面对媒体,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主动地公开透明”,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副教授说。
除了官员个人层面,政务公开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政务公开的制度规范和建设仍不完整。武和平认为,“观念、方法、机制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要建立完善发言人发布制度、互联网空间与网民的交流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政务公开”。
消减情绪上的对立、缩小信息鸿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端正自己的心态、站在媒体和公众的角度与老百姓坦诚相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对政务信息的合理需求,让政府在阳光下运行。
不恐媒、不拒媒,在微政时代,理当做一个与民众坦诚相见、“会说话”的干部。(沈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