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点亮“北斗”的巾帼之光

03.01.2018  08:53

 

 

编者按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将我国开通5年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送到世人面前。新闻发言人开出的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让众多媒体欢呼雀跃。

五年前,国内基本使用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现如今,国产北斗已在公安、交通、渔业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

全国超过480万辆营运车辆安装北斗终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平台,相比2012年,2016年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公安出警时间缩短近20%,突发重大灾情上报时间大幅缩短至1小时内,灾后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提升2倍。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终端,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被誉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

北斗系统的全称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到2020年底,北斗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系统。

提供高精度服务的北斗系统背后,是一大批科研工作人员。

徐颖就是那些众多牛人中的一员。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对徐颖的专访带你走近科学家,走近北斗,走近科研。本刊将分两次刊载。

 

作为与美国GPS齐名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徐颖便是这“大国利器”建设队伍中的一分子。

徐颖在众多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缘于她2016年一次颇接地气的北斗科普讲座的视频。“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妙语连珠”“语出惊人”……网友们对她的讲解评价极高。而后,“学霸”“女神”“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年轻的女博导”等昔日光环被一一曝出。

面对这些,徐颖笑着回应:“我只是顺其自然……还是喜欢别人称我是青年科技工作者。

与传统观念中的科研人员“古板”“高冷”“不善言辞”的形象截然不同,“80后”的徐颖幽默风趣,口齿伶俐,思维缜密,时不时迸发出爽朗的笑声,对于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抛去的种种问题,她不躲不闪,回答快速明确。

 

顺其自然的“学霸

徐颖是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但对于“学霸”这个称呼,她不是很认可。“我不是学习最好的,只是学习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因为没人带,四岁半便被当老师的妈妈送进了一年级,但这个“”在人群中的小个子不但没有给班级拖后腿,反而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而高考的不佳状态,没有让徐颖考上理想的学府,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于知识的追求。

研究生选专业时,徐颖起初并没有太多规划,只因为感觉“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而选择了相关专业,并有幸跟着导师研究“北斗”相关课题,从此开启了她的“北斗”生涯。

对于这个专业,当时谈不上特别热爱,但也干得下去,一切都很顺其自然。”  徐颖还是这句话。

冷静淡定、没有渲染性的陈述,伴随在整个采访中。

2010年,徐颖博士毕业,那年正逢中科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成立,她又这样“顺其自然”地就业了。

渐渐地,徐颖发现自己越来越适合做科研,工作状态如鱼得水。2015年,年仅32岁的她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年轻的博导。“我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大,但学生好像都挺怕我。”徐颖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我有这么可怕吗?

经历了跟着导师学做科研,和团队一起搞科研,带学生做科研,徐颖深有感触:“一个人适不适合做科研,与性格、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对我来说,我一直比较理性,从小就喜欢看有逻辑性的书和电影。”徐颖认为,能读到硕士、博士,说明大家的智力水平都不低,在这种情况下,聪明就会变成一种“无用”的东西。对于科研,踏实、坚持更有意义。

逻辑性强,沉稳,处事不惊,耐得住寂寞,是徐颖天生的性格,这也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享受科研中的“发现

在官方的简介中,徐颖的业绩是这样描述的:

长期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建设工作,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二代导航专项、科技部等多个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作为负责人,承担的课题经费超过5000万元,获得中科院北京分院第二届启明星优秀人才奖,获得首届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是科协“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关于北斗系统的科普视频点击率超过两千万……

面对这些让大众“给跪了”的成就,徐颖轻描淡写得像是完成了一项手工作品。

北斗是一个很大的系统,我们做的主要是地面的接收机部分。

所有的工程项目都会有攻坚,这个过程不外乎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知道现在收进来的信号是什么样子,也知道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样子。如果结果对不上,就要一次一次地去找哪个中间环节出了问题。

而这一次次探索的过程,正是徐颖最享受、最有激情的部分。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你把它弄明白了,还做出了可以应用的东西,这是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的。我的工作一直就是这样的状态。我很享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然,徐颖说,投入很多但最终发现思路是错的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科研需要一点点运气。”不断碰壁也会让徐颖有挫败感,而排解的方式也会像普通女人一样——买买买。之后再重新开始。

对过去的成败我其实都不太在意,更多的是看向未来。”记者面前的徐颖始终淡定如一。

如果说有那么一点能够触动徐颖内心的,主要还是来自社会和周围人的认可。最近两年,“北斗”逐渐走入百姓生活,有时候听到“什么时候某某手机也有了北斗导航,我才换某某手机”这样的话时,徐颖的内心便充满了感恩和归属感。

 

担心20年后没有学生

2016年6月,徐颖“平平淡淡”的科研生活突然被打破。

那时,在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中,她的一场关于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科普讲座的视频一经发布,在互联网上立刻圈粉无数。徐颖的讲述,让原本晦涩的“北斗”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正确认识了这个“国之重器”,更掀起了北斗导航的科普热潮。徐颖也被网友尊称为“北斗女神”。

从那以后,她经常会应邀去做一些与卫星导航知识相关的科普讲座,受众中不但有成年人,还有很多热爱科学的学生。

在我小时候,很多孩子的职业理想是科学家,大家觉得这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孩子可能不会这样认为了,很多孩子告诉我,他们长大了要做明星。”这样的答案让徐颖很担心,“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在流失,再过20年,我是不是就没有学生了?”“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未来一定是靠科技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普及就变得和科研创新同等重要。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要对此负起责任。”现在,只要时间允许,徐颖就会去应邀参加各种科普活动。

 

请不要给女性贴标签

徐颖之所以受到公众关注,“优秀女性科研工作者凤毛麟角”也是关键因素。“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评价体系不同:家庭是女性最大的标签,事业是男性最大的标签。”徐颖对此传统观念不以为然。

对于正在“路上”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徐颖建议,首先,要想好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并适合这件事情。如果选择科研工作,那么,就要做到严谨,创新,耐得住寂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说有20%的女性适合做科研工作,而你正是这20%女性中的一员,那么,对你自己来说,适合做科研的概率就是100%。”徐颖认为,女性不要被传统观念中的适合做什么行业所局限。

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徐颖把功劳归结于国家对科研项目的重视,好团队的作用,一点小运气。但她同时也强调,除了少许的天分因素,自己的判断力,执行力,持续做事情的坚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