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正式发布“铲业生态+”暨V系列新产品

24.03.2016  11:56

        3月18日,徐工在其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发布了“铲业生态+”暨V系列新产品,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供给侧改革”,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正式步入落地实践阶段。此举将积极推动“铲业”发展创新,助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优化”,带领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而V系列新品的发布,则标志着其从研发、技术、生产、制造、后市场等层面,全面拉动整个产业链升级,一举推动产业结构朝着中高端进化。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德春、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王郁涛、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运机械分会会长尚海波、连云港港口集团总裁朱向阳、蚌埠军代室副总代表张史记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的经销商、供应商等战略合作伙伴,共40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
  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在会上指出:工程机械行业已连续五年低迷,至今没有重回产业增长轨道的明确信号,但徐工依然选择坚守,因为在我们眼里: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工程机械作为国之重器的脊梁产业,在重重困难挑战中依然充满机遇,也一定会在逐渐筑底和出清风险之中,坚实地迎来春天的脚步。
  据介绍,正是依靠这样的产业坚守和深耕,徐工组建集团27年来,始终走在行业最前面,始终保持主要指标行业第一位。
  当前,在产业闯关突围的最关键时刻,徐工以坚定的产业发展信心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在强控风险中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和全球用户传递了信心与强大正能量:行业容量在萎缩,有的企业在关停并转,而徐工的市场份额尤其是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力却在强劲提升;国内市场在下行,而徐工却大踏步走向国际,在非洲拿下国内行业第一出口大单,自营出口和徐工品牌主机出口均列中国企业第一,不仅其并购的德国施维英实现盈利,正式投产的巴西基地也在去年逆势增长8%,并突显出作为当地中高端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有的国内外同行在砍减研发费,而徐工研发投入丝毫没有减弱,今年再夺国家科技进步奖,主导产品质量已与国外老牌企业全面抗衡。
  徐工有个对标全球装载机行业第一标杆的赶超目标,一直在努力追求产品技术、质量、全球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全面赶超。目前,徐工装载机已呈现出逐步摆脱同质化竞争,逐步引导行业建立差异化竞争的新态势。在出口市场、国内高端市场、大吨位产品市场、LNG产品市场、重载产品市场,徐工装载机均位居行业第一。
  为使徐工走上体现精准、精细、质量、效率、效益的精益发展之路,最近,徐工提出了“国际化、精益化、补短板、可持续”的新经营理念,而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在会上提出的“铲业生态+”就是对新经营理念的创新落实。现在,国家在力推“供给侧改革”,核心是供给方必须提供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的产品,就如德国施维英新研发的65米泵车还没正式下线,就从全球拿到了25台订单。
  “铲业生态+”这一新思路同样不是“你死我活”式的竞争,而是放眼全球,用徐工的创新力带动各相关方实现共同的价值提升,并面向全球用户,发现新需求,满足高要求,创造新市场,从而引导和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差异化的、更具活力的新型产业形态。
  发布会上,徐工机械副总裁、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杨东升作了名为《新形势,新举措,构建“铲业新生态”》的报告,他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结构性障碍和创新力制约时,国家适时提出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要点的“供给侧改革”政策,这就给工程机械的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以市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靠国家推动,被动执行,难以达到效果;必须由最具活力的企业作为主体,大家联手,形成破墙之势,才能达成最佳效果。
  杨东升强调,此次“铲业生态+”暨V系列装载机新品发布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在中国经济及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时,面向行业提出的一个业态倡议;是顺应“供给侧”改革国策,结合本行业特点,提出的一套有利于各方发展和价值提升的思路;也是按照徐工集团“国际化、精益化、补短板、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点执行的一项具体的核心战略举措。他倡导装载机行业各相关方,积极响应,共同携手,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