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低碳经济试点单位数量全省第一

30.09.2015  10:08

  在国家生态园林的考核指标中,不仅包括绿地建设和生态环境,节能减排、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徐州市共有4家单位被批准为省低碳经济试点单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强化大气污染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完善了治污设施,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低碳经济得到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到应用


  近年来,徐州市以建设低碳示范园区、低碳示范企业为着重点,全力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产业结构低碳化、社会生活低碳化。围绕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新沂—无锡工业园、江苏花厅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4家单位被批准为省低碳经济试点单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编制完成了《徐州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徐州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无锡-新沂工业园“十二五”低碳发展规划》、《恒盛化肥低碳发展规划》和《江苏花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低碳规划》等规划,完成了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单位的考核评价。


  另外,徐州市通过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特别是依托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风电制造、清洁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推进农作物秸秆、污泥、垃圾等生物能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风力发电项目,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截至2013年底,市区可再生能源年消耗量已达到100.85万吨标准煤,占市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10.1%。


  同时,徐州市大力实施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靓、路更畅”五大行动计划,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面貌、功能、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


   大气污染源治理取得成效水环境质量得以提升


  徐州市对85家水泥企业实施关闭或搬迁,对75家水泥企业安装了大布袋除尘设施;全面淘汰小型燃煤锅炉,实施集中供热和连片供暖工程;对电厂及热电公司锅炉实施技术改造,全市大型火电机组脱硫率超过95%。在全市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形成了覆盖主城区较为完善的管道供气管网。在全市范围内禁止了露天焚烧垃圾及树叶、秸秆、枯草等,扩大秸秆禁烧区面积,提高禁烧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按照“八项制度”要求,在建成区内严格控制建筑工地扬尘。


  全市40项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7295.21吨、氨氮772.46吨。彻底关停了66家煤炭、建材小码头企业;淘汰了近200家涉水“五小”企业。对徐洪河流域270余家塑料加工厂全面取缔。将重点河流沿岸500米范围划定为禁养区,严禁畜禽、鱼类等一切养殖;同时,投资近2亿元,完成了5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治理。


   完善环卫设施和交通设施


  2010年以来,徐州市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新建公厕108座,新建(购)移动式环保公厕2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87.4%,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全市新建道路57条、48.16公里;改造、整修道路44条、110.24公里。合理设置隔离护栏,使道路通行更加安全、文明、有序,全市城市整体交通水平显著提升。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和“12345”政府热线、“12319”市政热线等,加强道路养护管理,使全市道路完好率稳定在98.4%的较高水平。至2013年底,市本级现有公交场站22个,公交途经站3213个,公共交通覆盖率67%。有公交运营车辆共2429辆,折合标准营运车辆2837标台,2013年徐州市区公共交通运载量3.91亿人次。


  为市民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段路”问题,徐州市积极构筑“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模式,全市新建设603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投放公共自行车19380辆,总借车量达1亿多次,公共自行车运行以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1万吨,低碳环保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