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实现百年煤城梦想:环境修复被“点赞”
曾经的“煤城”徐州,如今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领跑者”。12月1日,山西省农业厅来徐州市考察学习采煤塌陷地和工矿废弃地修复治理情况,对“东方鲁尔区”的转型之路频频“点赞”。
初冬时节,行走在碧波荡漾、蒲草摇曳的潘安湖畔,考察团的成员们难以相信,这个今日的“中国最美的乡村湿地公园”,昔日竟是1.74万亩采煤塌陷地。
2009年,潘安湖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在全国首创“采煤塌陷地复垦综合整治”新模式。三年来,这种综合治理模式已为徐州增添了上百个湖泊、湿地和景观区——昔日的韩桥煤矿深度塌陷地,变身为南湖湿地公园;过去的夹河煤矿塌陷地,转变为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
粗放型经济模式下曾经欠下的生态债,如今徐州人民正在用“创新+智慧”型的环境修复和土地复垦竭力“偿还”。
邳州市车辐山镇车前村,3年前还是一片荒废的采石场。2011年开春,十几台大型机械开进了这片荒山。
“先把高处的大石块一一爆破、破碎,转运到低处,再用机械碾压、整形,然后在上面覆盖60到80厘米的土壤,就成了现在的耕地。”提起当时的情景,车辐山镇镇长刘建还很激动,“一开始农民不相信我们是来复垦的,他们说哪有这样的好事?等到耕地真恢复了,大家都高兴地过来拥抱我们!”
如今,这里已建起了700多亩梯田,花生、红豆、山芋……种植干旱经济作物让农民每年增收150多万元。“土质会不会太干?”有人问。“刚复垦的土地有些干。再过几年,这地就更肥了,到那时,还要栽果树!”刘建信心满满。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钢介绍,为修复老工业基地给城市留下的“创伤”,我市专门成立了“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主要解决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难题。2010年,徐州又在全国第一个建起“矿地一体化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集成管理土地利用、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等数据,为工矿废弃地治理和矿产资源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截至目前,徐州已通过矿地统筹复垦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18万亩,新增耕地近8万亩,有效缓解了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
“徐州的经验做法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志杰说,山西60多年来累计采煤约150亿吨,由此产生的几千平方公里采煤塌陷区已成为山西发展的一块“心病”。进行采煤塌陷区治理是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徐州的经验可学、可取、可用。
市委书记曹新平反复强调,徐州百姓对绿色充满渴望与期待,未来,徐州将继续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偿还绿色生态欠债步伐,实现980万徐州人民的绿色梦想。(秦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