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务工作者徐川:这位"网红"揣着一颗红心
6月18日,当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时,他的回复让人摸不着头脑。随后疑问解开:最近一段时间,他上党课的“档期”已满。
今年5月,一封给学生的题为《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回信,让徐川成了“网红”(本报5月14日曾作报道)。而随之而来的央媒集中报道,让他这个校园“大V”从线上红到了线下,微博、微信公众号粉丝暴涨,各种邀请纷至沓来。
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面对超乎预期的关注,徐川并没有感到惊喜。因为粉丝汹涌,从来不是他的追求。
“粉丝过多,每天后台提问多得我顾不过来,精力上不足,知识也需要充电。做教育,需要静心和耐心,也需要时间。”徐川说。
“做教育”,做一个陪伴学生的人,这是徐川早在二十多岁时就设定好的事业方向。到高校7年来,从辅导员到学生处干部,从校团委副书记到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一直坚守信念,坚持和学生在一起。
然而,如何与思想开放、个性张扬的95后真正对上话,做到思想上“在一起”,这是个公认的难题。徐川尝试着追随学生聚集的阵地,把思政课搬上互联网。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公众号……学生在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学生需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异地恋能长久吗?”“能,难。”“五十多岁的人,要让座吗?”“让座如此电光石火,你竟然还有空想这么多……”
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开辟的“川哥问答”栏目,就像青年学生的“知音大哥”,不论是思想的迷茫、感情的挫折,还是成长的困惑,都认真倾听、诚恳作答,但形式上充满“段子手”的特质,让人呵呵一笑中回味良久,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深深俘获了青年的心。
网络的裂变式传播,很快让徐川“走出”南航,成为千万青年人的良师益友。目前,他的问答专栏阅读量已超过700万,微博微信粉丝15万。每天晚上回复学生们的问题直到凌晨,成为徐川的常态。
“让思想政治工作在春风化雨中变尖锐为柔软,努力使学生多一些灵性、多一些思考和担当,在互动中找到方向,发现自己,超越自己。”徐川说。
做自媒体时代敢于亮剑的人
6月9日,徐川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长文《端午节里谈文化》,从端午节的习俗谈起,分析传统文化应该怎么看、怎么办,呼吁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虽是旧文,仍阅读过万。
去年“五四”期间,他的一篇《青年节里谈中国》更是刷爆朋友圈。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用诙谐、幽默、轻松的方式号召青年涵养中国气质,宣扬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过去一年里,像这样以传统节日谈传统文化的评论性文章,徐川已经写了三十多篇。《助残日里谈尊重》《国庆节里谈爱国》《重阳节里谈敬老》……同样以轻松语言鲜明亮出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节日谈”被众多官微转发之后,文章累计阅读量突破千万,掀起了以传统节日谈传统文化的热潮,引发粉丝强烈共鸣。
粉丝“你可还好”赞文章“深入浅出,豁然开朗”,网友CHY直接表态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正能量的中国人”。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引导的平台急迫地需要凝聚受众、设置议题、激浊扬清、扩大声效,而节日是很好的契机,能把大家目光和思考聚焦起来。”徐川坦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往往因信仰、爱国等话题过于尖锐而不敢谈,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把事实拿出来与学生开诚布公讨论,反而是一种捷径。“思政教育就是要勇亮剑、敢发声。”
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徐川,把哲学思考和文化讲述轻松结合,传统文化变得可感可亲、有用有趣,也有力地传递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受到青年人的极大认同。今年秋季,徐川在校内开设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短短几秒被学生通过选课系统一抢而空。
“四讲四有”应是党员基本门槛
今年5月下旬,央媒集中报道徐川现象之后,一两个小时以内,“南航徐川”公众号增加了两万多新好友,多出7000多新留言。
“有的是好奇,凭什么会报道他?有的是疑问,来看看党课到底怎么开展?有的是质疑,是不是又是个包装出来的产品?”徐川说,其实和《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此火爆的原因一样,大家都希望这个党好,但是也都在摸索和寻找让这个组织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新晋”网红,徐川毫不掩饰他有一颗“红心”。他坚信党的“趋势很好”。
“这几年,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打虎拍蝇到群众路线,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这个趋势并不难判断,就是管党治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常态,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透明,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徐川认为,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逐渐让每个党员都置于监督和观测之下,这是慎独和自我警醒最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组织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所弃,这是每个党员都必须有的警醒和认识。
在徐川看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标准很接地气。“做合格党员,而不是优秀党员,这是底线思维,也是基本门槛。每个党员都应该认识到,‘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郁 芬)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