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很大制作不易,新人不愿接绣花针
南通数名委员呼吁打造“沈绣”产学研平台
江南时报记者李志华
冯丽和印俊平共同绣制的作品《佳耦图》。
以针作画,绣出万千世界,南通沈绣登上外交国际大舞台——沈绣曾三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然而,这项传统技艺却前景堪忧,沈绣技艺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境。南通市数位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成立相关的研究院所,同时对为沈绣艺术传承作出贡献的大师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 江南时报记者李志华 记者 调查 沈绣工艺品和艺术品价格差距大 在南通濠河岸边柳荫深处,一幢二层红色小楼便是“沈寿艺术馆”,馆内陈列着各种刺绣作品。 沈绣第三代传承人卜元告诉记者,目前沈绣主要绣制艺术品和工艺品两类,艺术品走中高端路线,工艺品走中低档路线。当地的大商场、旅游景点、机场等场所,订单销售的沈绣作品基本属于“工艺品”,价格在千元左右,是为推广南通沈绣文化而走的亲民路线。 记者注意到,艺术馆内陈列的刺绣作品价格基本都在万元以上,最便宜的一种“富贵平安”牡丹作品也要两千多元。 卜元告诉记者,目前,沈绣艺术作品走的基本是高端收藏路线,价格在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主要做国务院、外交部、发改委,以及世界五百强等客户的单子,以赚外汇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一条刺绣和服腰带出口到日本的价格已经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这在现在看来都是“天价”,一条腰带可以换回一辆丰田轿车呢!而初学者绣制的作品不能称“艺术品”只能叫“工艺品”,价格一般在千元左右。因此,当下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从事这门技艺了。 学艺久,待遇低,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 卜元直言,尽管这几年沈绣发展得不错,但前景堪忧,他为沈绣的明天而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他说,由于老一辈的刺绣艺术家基本辞世,第三代、第四代中虽然不乏优秀者,但学艺时间长,待遇低,当下年轻人基本都不愿从事这门技艺了,直接导致沈绣技艺落入传承无人的困境。 同样是沈绣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承人的印俊平和冯丽,两人都有40年左右的绣龄,是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沈寿艺术馆特聘工艺美术师,曾直接参与奥巴马总统“合家欢”等国礼作品的绣制。她们同样表示,虽带了不少学生,但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今年55岁的冯丽师傅告诉记者,目前她带了一个女徒弟,对沈绣有兴趣,也有天赋,但这位徒弟只是工作之余来学习,虽然坚持了两年多,学到的也只是最简单的打籽、平绣等基本功而已,而沈绣的技艺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功底,方能掌握其技艺精华。“这门手艺是否能传承下去?”冯丽也为此发愁。“目前,南通从事沈绣行业者大约有300余人,沈寿艺术馆有80多人,其余分散在海门、如皋等地。”一旁的卜元补充道,300多人中,10多名沈绣传人大多已年过半百,其收入根据作品的工时而定,基本收入在300元/天,一般的从业者收入每月在3000元左右。 委员建议 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打造沈绣产学研平台 “沈寿艺术馆不单是一个博物馆,也是一个文人汇聚、政府与百姓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向外介绍南通的文明窗口,我们应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沈绣这门技艺。”南通市政协委员何志斌呼吁,对于非物质文化沈绣及其传承人,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研究沈绣的机构,形成产学研发展平台。 何志斌委员建议,要引导民间或民营资本对沈绣艺术保护的投入,让沈绣进一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打破传统偏重收藏品,走市场化之路,价格更要亲民。这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因为设计是离不开生活的,更利于推广沈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