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交易市场不少待售宠物来历不明 购买应到正规商铺

27.10.2014  16:58

  张晨晨 李德锐 李慧 李海森

  中国江苏网10月27日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成了港城市民的一大爱好,宠物交易市场也蓬勃兴起。据市工商局海州分局统计,海州区现有注册的专门宠物交易点4个,宠物用品专卖店23家,其中有多家还兼营宠物买卖。除这些店外,市面上还存在不少“流动摊点”,而这些摊点的“进货”渠道并不明朗。据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动物在调运或出售时,需报当地动物卫生机构申报检疫,但这些流动摊点常常不申报,使得宠物生病或者死亡,甚至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健康宠物。

   宠物到家不久病恹恹

  家住海州龙河小区的郑女士,前段时间在某摊点买了只博美犬,可是不到两天,小狗就开始拉稀、粗喘。她及时带小狗到宠物诊所诊治。医生说,她买到的可能是“星期狗”,疑患了犬瘟或犬细小虫病。据了解,所谓的“星期狗”就是指刚买回的小狗非常活泼,可最多不超过7天就会出现各种疾病,严重时甚至死亡。

  日前,笔者来到市区青年路,此处宠物售卖、美容、诊疗等店铺有一二十家。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家介绍,他们出售的宠物大部分为自己培育,少部分为依照客户需求“定制”培育。“我们给种狗、种猫等都做了各种检疫。售出后一旦出现问题,可随时找我们。”他坦言,一些非正规经营的商贩,不具备这样的操作条件,他们的宠物常常“来历不明”,有无病史根本无人知晓,而虚报狗龄、以次充好等造假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据市区青年路一家宠物诊疗店的兽医介绍,他们每月会接诊“星期狗”两到三例,它们多是消费者从路边摊上购买的。这些宠物就像“定时炸弹”,一旦带到公开场合,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健康宠物。

   声称家养实则难辨来源

  近日,笔者再次来到青年路,看到路边有五六家宠物售卖摊点,猫、狗、兔子、乌龟等宠物喧闹不止。笔者佯装购买一只小狗,顺便打听摊贩的“进货渠道”。一位狗贩说,这些狗都是自家养的;但笔者问其是否正规经营,对方则含糊其辞。随后,笔者又询问其他几家摊点,无一不说狗是自家饲养。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摆摊者出售的宠物有些是自家的,但多数是收购来或由他人“托卖”的,进货随意,健康难有保证。甚至有人专门从地处偏僻的狗场和狗市低价收购患病狗,这些犬类缺乏防疫,或携带病毒,有的狗贩会通过注射血清和其他精神类药物,暂时抑制病症,再将其出售。

   购买宠物应到正规商铺

  “这些路边的宠物售卖摊点,运营并不规范,宠物的防疫、品种鉴定等环节,均处于无监管状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邵晞说。根据相关规定,只有报当地动物卫生机构申报检疫,并且由动物卫生机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犬只等动物才允许调运或者出售经营,并且售卖宠物狗还需要到公安机关办理犬类经营许可证。邵晞说,整个连云港地区的宠物交易市场并不成熟,正规经营场所较少,进货渠道混乱,政府方面也缺乏配套的规范措施,所以,基本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经营状态。

  此外,大部分饲养宠物的市民缺乏动物防疫意识和自律意识,导致自己维权也困难重重。去年出台的《连云港市城区养犬管理办法》规定,市民在购买犬类等宠物后,应及时将其送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注射疫苗,并登记、缴费,领取《家犬免疫证》。“很多市民在这个环节上是‘缺席’的。”邵晞说,一旦宠物出现问题,他们就把责任推给卖家、诊疗机构,但又因种种原因很少公开举报,而工商、城管等部门也会因为“民不举”而错失处置时机。

  “在这种错位循环下,买卖双方私下交恶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市场的良性发展。”邵晞说,“除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需联动配合、规范市场外,还有赖于商家和市民的自律,这样宠物交易才会得到良性发展。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