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从众行为下的舆论暴力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内出现一则呼吁“贩卖儿童一律死刑”的号召帖,这个帖子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扩展到整个新闻媒体。一些专业的法律人,还有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对这个帖子展示的结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支持者吐槽现有法律的不接地气,呼吁重典治拐;反对者主张死刑不能解决一切,要区别对待,而不发表意见的沉默派被视为骑墙和懦夫。当最后一则新闻揭露这只是一场营销策划时,战火散尽留下的却是一地鸡毛。
不同的人心目中会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同样,对于拐卖儿童的治理,不同的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当观点被简化为充满着“道德审判”意味的是否该对贩卖儿童一律死刑的主张时,一种社会从众行为在微信圈中暴露无遗,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贩卖儿童问题,也不懂法律,但是面对一种简洁而具有冲击力的主张会有意无意地表达和改变自己的立场,甚至对此加以传播和加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从众行为可以表述为由于受到来自于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意见会发生改变。从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甚至从众行为在某些时候是节省成本的较好方式。但是在言论表达领域,从众行为却极易形成舆论的暴力。为什么我们那么轻而易举地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成为被贴上标签的某个派?
为了确保自己的意见正确,我们会成为一种从众者。我们很难获得第一手资料,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难以从专业的角度独立获得答案,那么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多数意见更容易被认为代表着“正确”。看着更多的人在后面点赞,自己也去点赞会让自己认为做了正确的事情。
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从而赢得他人的好感,我们也会成为一名从众者。通过获得他人的好感,我们会更有安全感,更容易在社会中生存。那么当自己的判断与大多数人不同时,我们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从众自然成为化解压力的较好选择。这种从众行为在关系紧密的群体中更为明显,面对“一律死刑”这种观点,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理性地知道这是一种脑残帖。但是面对人贩子的残忍行为,面对丢失孩子的家长的绝望,面对亲密朋友的点赞,很多人会认为点个赞会让朋友圈的好友们不至于认为自己冷漠和残忍。
从众行为并非行为选择的必然,当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时候,言论上的从众模式会有所改变,那么从众行为导致的舆论暴力会受到控制。
首先,当有不同意见者出现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多数人意见的影响,让人们的理性有所回归,人们会觉得多数意见的压力在变弱,也就更愿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选择从众。现在网络上关于贩卖儿童治理的不同观点,较好地稀释了“一律死刑”观点带来的影响。
其次,当我们知道对自己的言论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会更加慎重,也就不会随便地随从大众的意见。微信上这个帖子之所以会迅速席卷朋友圈,就是因为单纯的点赞和站队并不需要我们承担责任。同时,责任的存在也会让不同意见者更为理性地发表观点,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异议而异议,这对理性地讨论问题大有裨益。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但是也更容易让我们成为一名从众者。从众行为下的舆论暴力需要负责任的不同意见者,尊重不同意见者的存在也是良性舆论环境的必要前提。
(作者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当心从众行为下的舆论暴力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