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司改“邂逅”大数据
司法体制改革需要无穷的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国政法机关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记者从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了解到,不少地方检察机关把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办案质量、效率明显提高,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也大幅提升。
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大数据知道
2017年6月27日,广受社会关注的“徐玉玉案件”在山东省临沂市中级法院公开庭审。正义能否实现,全社会高度关注。按照“三同步”的要求,检察机关要在办案过程中充分考虑舆情引导的要求。为此,临沂市检察院公诉部门首次启用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案件舆情策略系统。在起诉之前,公诉人将案件信息、公诉策略输入该系统,与各大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微信、微博等海量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徐玉玉的死亡原因是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我们也调整了出庭预案,把徐玉玉的死亡原因作为出庭的重中之重,来回应社会公众的关注。”临沂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谭长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该院检察官李涛介绍,在庭审前,他们重点审查了徐玉玉死亡分析意见书,并且专门向抢救徐玉玉的医务人员了解了情况,庭审时重点出示了该意见书,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出庭。“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回应社会高度关注的这个焦点问题。”李涛说。
司法责任制改革后,检察官独立办案,依托大数据,案件舆情可以随时掌控,能够更科学地分析案情、更精准地适用法律,大大提升办案质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创新监管,人工智能来完成
孟建柱同志在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应用为创新监管方式提供了有利契机。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创新传统监管方式,变人工监管为智能监管、事后监控为实时监控、粗放监督为精准监督,提高监管科学化、程序化、公开化水平,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针对侦查监督工作,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开发了侦查活动监督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精细化监督。
据了解,深圳市检察机关每年批捕人数均超过2万人。办案压力最大的宝安区检察院,每年批捕过万人,人均办案270多件,检察官很难抽出时间、精力开展监督,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为了解决监督弱的问题,深圳市检察院探索开发侦查活动监督信息化平台。在平台里,侦查监督环节被精细分解为27类249项,涵盖侦查办案全过程。只要输入案件要素,系统就能够自动分析侦查活动存在的问题。通过勾选相应监督事项,系统自动判断违法程度,统计监督数据,生成监督分析报告,列出侦查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定期发给公安机关,并限期整改。
“检察官介入以后,会带着他的思路去看证据、看案件,对民警办案效率的提升不言而喻。”深圳市公安局法制处执法监督科科长朱刚如是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5年来,通过侦查监督信息化平台,深圳市检察院共对9458件案件提出书面监督意见,占呈捕案件的12%,纠正13441项存在的问题。目前该院正在着手将这一平台前置到侦查机关,将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警,打通法律监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提高效率,科技手段助一臂之力
随着案件量不断增长,单靠加人、加班提高办案效率已难以为继。科技手段的运用,把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完成,一些琐碎的程序也可以靠信息技术来简化。
对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检察官郑佳俊来说,去往看守所的路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很多时候他要经由这条路去看守所办理嫌疑人换押手续。每年,他有三分之一的办案时间都花在这条路的往返上。
“这样浪费时间不值得。”郑佳俊告诉记者,再加上排队等候,办理换押手续就得用掉半天时间,很多检察官的时间都花费在像这样的事情上。
针对这一问题,苏州市委政法委利用公检法司法数据一体化平台和电子签章技术,将网络电子换押从构想变成了现实。现在,郑佳俊办理换押手续时,只需坐在电脑前,打开苏州市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找到电子换押功能板块,轻轻点击几下鼠标,换押文书便发送到了看守所,再由看守所工作人员将换押文书打印出来,利用电子签章技术完成换押手续。
“原来两个小时的换押时间,现在通过网上的电子换押系统,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了。”郑佳俊说,依靠苏州市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电子换押,还实现了网络远程提审。现在,检察官们在检察院里通过摄像头就能完成对远在看守所的嫌疑人的提审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