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韧利剑”锻造扬州实战警务

13.05.2015  10:16

  “110吗?扬州城区吟月桥西南处发生一起抢夺案,一名年轻女子遭抢。”电话的一头,传来市民急促的报警声。

  接警后,扬州警方立即启动“关城门”预案,多警种合成作战,仅仅半个小时后,巡防民警就在文昌西路一银行门前将两名嫌疑人抓获。这起案件侦破中,扬州警方建立的警务联合指挥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这类案件始终保持‘零容忍’,之所以迅速侦破,得益于我市公安大力推进‘四项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现代警务机制的建设。”市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局长刘亚军如此评价。

  2013年8月,扬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了扬州发展战略新构想: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加快宁镇扬同城化,实现跨江融合发展。

  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任务,扬州公安如何助力抒写这篇宏篇巨著?

  谋后而定,行且坚毅!站在新的起点上,扬州市公安局党委提出了加快推进现代警务实战化的课题。其中一项便是围绕实战需求,大力推进市、县(市、区)、派出所三级指挥架构建设,特别是会同治安、科信部门强势推进派出所实体化的勤务指挥室建设。吟月桥发生的这起抢夺案能够及时破案,正是警务指挥一体化的实战缩影。

  前不久,扬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发布防控预警信息,研判出“抢劫、抢夺、盗窃、诈骗”四大类70多小类案别的高危地区,关联出不同层次的高危人头。四季园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根据信息成功抓获湖南警方网上逃犯段某。经查,段某涉嫌利用银行账户从事洗钱犯罪,涉案金额达2195万元。三级联动,快速精准打击,可以说,勤务指挥室真正成为辖区社会治安的“千里眼”“顺风耳”。

  走进智能化勤务指挥室,辖区内重点区域与路段的情况在指挥室内尽收眼底。在这一基层指挥体系中,值班所队领导、专职民警24小时值守,推行“指挥调度、信息研判、图像监控、勤务督导、接待服务”五位一体的勤务运作模式,实时研判辖区动态,统筹下达指令。遇有警情时,派出所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启动查堵机制,形成“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治安防控立体格局,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构建了一张全天候运作的“防护网”。此外,指挥系统还为侦查破案提供嫌疑人特征、作案车辆和活动轨迹等信息,为公安机关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作为派出所的“指挥中心”,勤务指挥室将城市防范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24小时全天候无缝隙开展监巡对接。同时,根据辖区当日社会治安状况,统筹安排值班备勤,科学调度处警警力。截至目前,扬州全市127个派出所已有106个完成综合勤务指挥室建设,市区44个派出所已全部建成标准化勤务指挥室,实现全时空覆盖的“视频巡防”。

  □本报特约记者殷长庆裴 雨本报记者曹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