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家张昌余:字形美 美就美在图画感
要说汉字的字形美,就要说到汉字的起源。不少古籍里都有“仓颉造字说”,《淮南子·本经训》里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张昌余看来,文字的起源则是古人察山川脉络之象,观鸟兽虫鱼之迹,草木器具之形,抽象出来的,起源于绘画。一开始,人类使用的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为了弥补这二者的不足,人们开始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图画来记忆和表达。“原始人类在巢居穴处里作画,保存下来的岩画就是他们记事的内容。”后来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抽象下来,就成了文字。
“甲骨文就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特点就是很抽象,还能看到原始图画的写意表达。”张昌余说。比如“爪”,起源就是动物的爪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隶书,才逐渐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
汉字的字形之美,就在于此。“要说汉字有审美价值,或者说书写起来比其他的文字更富变化,就在于汉字的图画感。”
汉字有图画感
从甲骨文到篆书,“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张昌余说,“而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文字的形态又走向抽象,唯一不变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保存了文字的图画感。”而在张昌余看来,汉字的图画感,是汉字具有审美价值和识别价值的关键。
以传统吉祥神兽“龙”为例。甲骨文里的龙,是天下面一个弯钩,张昌余说,关于龙崇拜的说法有很多种,他自己比较认可的说法是,龙源于闪电。“闪电在云层中,形如张牙舞爪,大气磅礴。闪电后有雷鸣,‘隆,隆’炸耳。而闪电雷鸣也伴随着大雨,所以龙的功能就是兴云雨,泽万物。所以‘龙’形似闪电,音从雷鸣,神通为行云布雨。”后来,人们从地上寻找动物并取长完善着龙的形象,集蛇身、鱼鳞、鹿角、鹰爪等为一体,逐渐发展成我们现在知道的龙的形象。
在“龙”字的发展中,篆书和楷书中的“龙”左边多了一部分,“左边表音,右边表形,表明‘龙’行要发声,是为龙吟;右边表形,还有龙爪。”
字体各有侧重
从诞生到现在,汉字的形态并非一成不变,有真、草、隶、篆等不同书体,每种书体对汉字字形的表现又有侧重和不同。张昌余自己也写字,他不在乎用哪种字体,如果可能,各种字体都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张昌余说,自己比较喜欢篆书和行书两种字体,篆书的特点是图画感保留好,而行书比较自由。在书写时,可以不拘泥于汉字固有的笔画间架结构,而有更多变化的可能和发挥的空间。比如“流水”的“水”字,就是一湾远去的小溪。他追求“书、诗、画三者合一”,所以在他笔下,“椰”就是海边一株椰树,“马”还有奔跑之姿,“松”有松的虬劲。
更多变化可能与更多发挥空间,这或许也是汉字在形态上与其他文字,尤其是是字母文字差别较大的地方。以西方的拉丁字母为例,作为比汉字更抽象的符号,它的识别价值很高,但是变化比不上汉字,有变化,但不多。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茜
原标题:国学家张昌余:字形美美就美在图画感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