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广、全、精、统”做好地名普查基础工作
自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高度重视,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紧扣“广、全、精、统”四字诀,做好地名普查基础工作。
收集资料尽可能“广”。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张家港市在全面整理收集一普、一普补更及2009年普查试点资料的基础上,一方面全面收集该市及各区镇各时期的县志、市志、镇志、县(市)地名志和区镇地名志,并考虑到张家港市是由原江阴市和常熟市分割组成的历史情况,特收集了江阴和常熟的县(市)志;另一方面,针对专业设施地名,张家港市广泛发动地名普查成员单位力量,提供各时期土地志、水利志等专业志书,及各类统计表。鉴于地名历史沿革的存续性,张家港市还专门从古籍书店采购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历史志书,比如江阴县志、常熟县志、南通县志等等。
调查目录尽可能“全”。建立了市、镇、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资料共享、信息互通。市普查办综合协调,以区镇为单位,以村(社区)为主力,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比对等方式相结合,做到地名目录全而不重、全而不杂。截至目前,全市共搜集9大类44子类71个小类的地名目录13000逾条,其中历史地名约3000条。
登记表填写尽可能“精”。市普查办对照国务院地名普查规程要求,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表格,对每一类地名需要提供的要素进行梳理。地名普查工作人员在填写登记表的时候,一方面要对照调查目录表,做到不缺不漏;另一方面,要对照各类地名需提供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尽可能将登记表填写完整、准确。同时,该市还聘请了退休老师、史志工作人员成立专家组,对登记表的填写情况进行审核、把关,保证提交的登记表的质量。
工作安排尽可能“统”。地名普查工作是个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不仅有地名普查基础性工作,还有地名规划、历史地名保护、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工作。但是各项工作之间不是完全隔离,而是有着内在的牵连性和延续性。张家港市在地名普查工作中,尽可能把相关工作统筹起来开展,避免重复劳动。比如该市将地名普查基础工作、历史地名保护和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相结合,在地名普查过程中将不规范地名进行归类统计,并在清理整治过程中将历史地名进行恢复使用,目前张家港市杨舍镇已在清理整治过程中恢复使用历史地名十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