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梧桐引凤来—南京柔性引才用才实践之路
[核心提示]
近年来,南京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目标,一方面,大力实施“321”、“创业南京”等人才计划,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另一方面,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引进“高精尖”特殊紧缺人才,在推行柔性引才用才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制度引领
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对于赢得人才竞争主动权,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6年2月,中央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人才引进方面,着重指出要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突破短板
南京提高人才服务城市发展效能
据悉,南京虽然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但还存在高校院所人才多,企业人才少;研究型人才多,创业型人才少;培养的人才多,留下创业创新的少;科研创新成果多,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少等“四多四少”结构性短板。
以相关数据为例——虽然全市已入选“千人计划”303人,国家“万人计划”112人,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但高校院所人才占比80%,人才资源需要通过柔性引才用才方式,再次配置来提高人才服务城市发展效能。
有益探索
完善南京人才治理体系打造新亮点
中央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着重提出了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实现南京市的人才工作明显提升的目标,柔性引才用才旨在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是南京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才事业实际需求出发,扩大人才供给的需要,也是调动用人主体在人才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健全市场化、社会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关效应也开始显现。全市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才驱动”下实现提速发展,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石化、钢铁、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之和,软件与信息服务、新型显示、下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电网等产业规模均达千亿级以上,形成以高端人才引领新兴产业、以产业集群带动人才集聚的生动局面。其中,针对海内外科技顶尖专家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以柔性管理为特征的人才工作模式,正成为南京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亮点。
案例聚焦
坚持产业引领,以平台建设促人才汇聚
针对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助推经济转型发展,以发展之需柔性引才用才。
通过实施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以直接列入引进对象的形式支持9名院士在南京创业创新,其中5名院士为交通、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外地院士;以一事一议的形式支持4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南京建立工作室、研究中心及公司,联合培养人才,攻克前沿技术难点热点。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哈诺沃受聘于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所,不仅为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课程,还领衔成立“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致力于搭建覆盖生命科学、药学、基础医学的高水平跨学科研发平台,展开创新新药开发的应用研究。这也是江苏省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将世界前沿科学理论成果产业化成为可能。
针对提升产业科技核心实力,重点攻克关键技术,以创新之需柔性引才用才。
江宁开发区引进全国3D打印领域唯一的院士卢秉恒教授,组建南京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制定3大类针对性引才政策,对“千人计划”等长期在海外工作生活的专家,不要求人才所属关系,制定弹性工作制和成果激励制度,规定研发目标和工作总时间,根据需要提供资金支持、配强工作团队,已吸引包括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80多名海内外高端人才,累计引进孵化40多家科技企业。
针对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社会之需柔性引才用才。
市音协引进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等5位国际音乐人才、市美术家协会引进法国新现实主义著名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市报业传媒集团引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5名国内专家、市演艺集团引进国内著名音乐人许晓峰、市委宣传部引进香港地区知名网络媒体人韦小婷团队等建立海内外高端文化人才工作平台为南京服务。
针对城市以外人才资源环境优势,鼓励“走出去”,以开放之需柔性引才用才。
苏宁在从传统零售商向互联网零售转型的过程中,加强企业信息技术研发能力,在美国硅谷创办苏宁硅谷研究院,建立一整套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科技研发团队,通过与市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计划在2020年前引进海外领军型人才100人。
由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南京大学教授李爱民团队、上市企业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和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共同组建的南京环保创客谷,专注环保产业发展和国家重大水专项产业化基地,两年半时间吸引集聚各相关领域领军人才团队21个,加速成果产业化。
打造最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
坚持精准服务,南京以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为重要举措,南京市委组织部正在构建较为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给予人才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推动有利于柔性引才用才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南京创新富民的过程中,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建立党委政府联系专家和人才荣誉表彰制度,兴办“留交会”等品牌活动,形成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而对于柔性引才用才的新实践,南京正构筑开放引才渠道是前提基础;建立灵活引才机制是破局关键;做好高效需求对接是根本动力;强调优化人才效能是核心要义。
南京将以六大举措“种好梧桐引凤来”
在柔性引才用才的具体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完善。主要有: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地域之间的流动渠道尚未完全打通。南京柔性引才用才的初步实践,为南京人才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下一步,我市将通过精准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创新完善柔性引才用才方式,密切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海外聚才平台,努力畅通人才流动途径,切实加强柔性引才组织领导六方面举措,让南京市的柔性引才用才工作在2017年更上一层楼,种好梧桐引凤来!(宁组轩)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