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审,“民告官”不再荆棘满路
我省行政诉讼案集中管辖试点一年多——异地审,“民告官”不再荆棘满路
新华报业网讯 明明规划的是在自家酒楼南侧建停车场,转眼却变成一家地产公司的业务大楼。海门的侯兵将海门市住建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地产公司的建设规划许可证。23日,南通港闸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一个县区的“民告官”案件交由另一个县区法院来审理,在我省南通、宿迁等5市已成常态。试点一年多,这项旨在去除地方干扰的“民告官”审判机制改革,效果究竟如何?记者多日追踪异地审理,看一项机制创新怎样破解“民告官”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 民告官,打赢官司的多了 打了一场“民告官”官司,南通崇川区市民张霞至今深有感触。去年底,她买了两年多的期房快交付时,发现房屋质量有问题。为了验证房子问题出在哪,张霞向市建设局申请公开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却遭到拒绝。张霞不服,把建设局告到了法院。根据异地管辖的要求,崇川区的案件由港闸区法院审理。张霞对记者说:“当时有顾虑,怕告不赢,外面好多人都说官官相护嘛。”结果,港闸区法院不仅在7天内受理了此案,最终还判了建设局败诉。 短短一个多月,律师仲东华在宿城区法院打赢了两场“民告官”的官司。“这在以前不敢想,我做行政案件代理人9年了,以前大部分案子都立不下来,一年能打赢一起就不错了。”然而异地审理以来,他代理的案件均得到受理。 2013年下半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省法院决定在南通市开展行政案件“两区分离”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工作,将南通市八个基层法院划分为3个司法管辖区,确定港闸区、海门市和如东县三个法院分别集中管辖其他司法管辖区的行政案件。随后这一试点扩展到宿迁、扬州、连云港、苏州4市。 试点一年多效果如何?省高院行政庭庭长朱建新提供了一组数据:去年全省法院新收一审行政案件超万件,增长过半,协调撤诉率从2011年的67.41%下降到28.04%;判决行政机关败诉案件翻番,达到去年的520件,败诉率从2012年的2.49%上升到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