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拓思路迈上新“丝路” 为传统蚕桑业“破茧重生”探路

11.03.2019  19:01

        蚕桑业是我省农村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生产经营规模持续萎缩,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南通通过“试水”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产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移、创新研发新技术等举措,为传统蚕桑业“破茧重生”探路。

        老牌富民产业优势不再

        距离春茧上市还有3个多月,如东县苴镇街道九阳村蚕农何福如每天起早摸黑,小心翼翼呵护家里两亩桑田。谈起养蚕,老何又爱又恨——去年10月,眼看秋蚕即将结茧,气温突降,蚕室保温慢了半拍,导致三张蚕受冻、不吐丝,几乎绝收。

        传统种桑养蚕模式为一家一户、靠天吃饭,一不留神就血本无归。如东县蚕桑园艺站站长韩益飞告诉记者:“蚕宝宝娇贵得很,一旦吃了遭到工业污染或喷了农药的桑叶就不结茧;温差过大、增温不及时都会影响产量。

        湖桑业“遇冷”,规模持续萎缩。“去年春蚕减产2.5万张,减幅达14.2%。”南通市蚕桑指导站站长严松俊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通全市桑田面积有45万亩,峰值时年产蚕种高达130万张(每张约2.5万枚蚕种)。现在全市桑田面积下降至15.58万亩,年产蚕种仅37万张。在蚕桑丝绸产业重镇苏州地区,桑园面积仅余3万多亩;即便目前我省蚕茧产量最高的盐城,这方面也较高峰时减产三至四成。

        《2017-2022年中国丝绸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国内茧丝市场行情低迷、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加之劳动力成本上涨、蚕桑生产劳动强度大,全国桑园面积连续3年下降。

        曾经的富民产业,如今发展面临诸多尴尬。据南通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目前全市从事桑蚕种养人员平均年龄高达63岁。“种桑是体力活,我干不了几年啦。”65岁的何福如颇是无奈。村里像他一般岁数的蚕农不在少数,当地蚕农人数从高峰时的100多户降至20多户。

        在南通,每亩桑园年均产值约6000元,蚕桑产业收入在从业者家庭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低。“年轻人现在更愿意出去打工,一天工资有上百元。”韩益飞说,农民增收途径呈现多元化,蚕桑业作为传统富民产业,其优势地位有所丧失。此外,以手工劳作为主、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存在“抗打击能力”低、茧丝品质产量不稳定等不足,已无法适应茧丝绸产业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场革新传统“茧房

        与何福如相比,海安市墩头镇禾庄村的蚕农们则显得游刃有余。村民梅广峰2015年承包流转土地65亩,其中栽桑58亩办起蚕桑家庭农场,搞大规模桑蚕种养,“要放在过去,这么大体量,全村养蚕户来种都不见得够”。

        记者跟随梅广峰走进农场,偌大的桑园十分安静,步行约七八分钟,一路并未看到农户劳作的身影。“种桑靠机械化,小蚕共育用的是智能化自动加温补湿器,安全保险,还省了很多人力。”梅广峰介绍,伐桑用的是电动桑剪,治虫有弥雾机,桑田灌溉、桑叶清洗有喷滴灌系统,还有切桑机、除草机、微耕机,各类机械一应俱全。去年农场产出优质蚕茧约7800公斤,收入近40万元。梅广峰还在桑园里进行套种套养——养猪150头、鹅120只,全年复合生产经营收入过百万元,净利润达35万元。

        在海安,类似的蚕桑家庭农场已发展至60家。这一模式提升了桑蚕种养的现代化水平,使得这一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吸引不少年轻人的目光。海安市蚕桑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军介绍,当地近60位农场主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下中青年,不乏30岁左右的年轻人。

        从“单打独斗”的散户种养,到集中连片的规模化作业,南通着力培育以家庭农场为生力军的蚕桑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并催生一批专业服务组织,同时创新生产技术,吸引上游茧丝绸企业加入,多方助力现代化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安投资新建蚕桑家庭农场30家,新增桑园面积近2000亩;如东县致力于研发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并培育专业化生产服务机构;通州区十总镇渡海亭村成立伐条、治虫等专业合作社,部分合作社负责与企业挂钩,确保蚕茧销路。

        开拓思路,迈上新“丝路

        “为了获得用地、环境、劳动力等要素,蚕桑业发展重心始终在转移。”严松俊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南蚕桑业发展在国内首屈一指,到七八十年代,其省内发展重心逐渐向苏中转移。如今,苏北盐城、宿迁等地蚕桑业发展迅速,种养规模已超过苏南、苏中地区。放眼全国,江浙老蚕区产业规模萎缩较为明显,广西、云南等地后来居上、发展势头快。近年来,我国蚕桑业发展出现新气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目的地。

        3月7日,在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殷为民拿出一组照片,向记者展示南通传统蚕桑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取得的硕果:5公顷废弃桑园被救活,几近枯死的桑树重新长出新叶;建成年产120万株工厂化高效桑育苗基地;创新研发穴盘育苗法,成苗率提高5至10倍,育苗周期缩短三分之二。

        去年7月26日,由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的“高效集约化现代养蚕关键技术转移转化示范项目”暨“中老绿色丝绸中心蚕桑示范园”在老挝万象揭牌。殷为民介绍,该项目分三步实施:建立示范园,在老挝推广我国优秀蚕桑品种和技术;为国内茧丝绸企业“走出去”建立桥头堡,帮助解决茧丝原料缺口等问题;打造一个适合老挝国情、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现代桑蚕产业示范项目,为国内蚕桑茧丝绸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要继续保持并不断做大做强。”项目组首席专家、苏州大学教授徐世清说,我省南通、宿迁等地正积极“走出去”,这不仅有利于破解传统蚕桑产业在省内面临的土地、环境等制约,也能起到推广桑蚕种养技术、带动外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2006年,南通在甘肃、云南等地建立蚕种生产基地,鑫缘茧丝绸集团在广西环江、安徽潜山建起30万亩桑园,目前正加速推进印尼养蚕基地项目。2017年,宿迁在乌兹别克斯坦规划新建2万亩蚕桑基地,为当地丝绸加工生产企业供应原料。(贲 腾 陈 明 黄俊明)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