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武继军建议: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居家养老模式

07.03.2016  15:15

      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不少农村老人都不愿入住养老院。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党支部书记武继军建议,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武继军告诉记者,武家嘴村办了一家养老院,拥有800张床位,每月收费2000元。从前年试营业以来,目前仅入住80多名老人,大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尚未改变,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习惯了独居和空巢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老人到社会机构养老,片面认为老人到养老院养老是子女不孝、不尽责的表现。由此,造成一些盈利性的社会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入住对象以失能老人为主。”武继军分析,就居家养老来说,目前的一些政策和办法可能不完全适应农村实情,与农村居民的习惯和需求相脱节。例如,由政府购买的社会机构提供的助餐、助洁、助急、助医、助浴服务,一方面因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服务成本高;另一方面,农村老人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也不认可这种配餐、送餐的服务方式,由此导致政府推出的一些农村养老服务举措落不了地。

      为此,武继军建议,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针对农村老人看重亲情乡亲,地方政府在选择购买对农村孤独、失能老人的社会服务时,应采取灵活方式,尽可能或者优先在老人的亲人、邻居中选择,不必完全由社会服务机构承担,这种方式方便、快捷,可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符合老年人的习惯和心愿。同时,加强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室)建设,完善功能和设施,打造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支持农村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购置配备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如麻将桌、电视机、电脑、书刊等。这样在老人家门口建立的服务场所和适合农村老人需求的服务项目,一定会受欢迎。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