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激发建筑设计创意 夯实城市文化自信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文化,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能明确传递出一个国家、城市的价值观取向。从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到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群,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到徐州汉文化艺术馆,从夫子庙传统建筑群到苏州工业园区圆融时代广场建筑群……在江苏大地上,一座座建筑景观绵延展开,每一座建筑都成为历史与现实交相呼应的真实写照。
杰出的建筑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沙里宁的话高度凝练地表达了城市、空间、文化、市民追求之间的紧密关系。
事实上,城市空间和其中的建筑、风景园林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记录和表达着城市的历史沉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铸造着城市和市民的文化性格。
然而,最近几十年里,中国建筑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受到冲击和影响,“短命建筑”、“雷人建筑”层出不穷,建筑界求快、求洋、求怪,过分追求建设速度,缺乏设计理念和个性,出现了一些基于形式和风格拷贝的“快餐式”作品。“短命建筑”、“雷人建筑”频现,不但会损害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传承性,还会冲击传统文化与审美心理。这些建筑不尊重地域文化和特色,即便再现代化,也难以得到市民的认同和夸赞。
为此,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提出建议:“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
然而,当前的建筑特色塑造的语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时空距离迅速缩短,主要建筑材料全球趋同,建筑师自由流动,文化审美的“时尚”通过互联网也在全球快速传播扩散,建筑地域特色塑造的难度日益加大,不同地区之间的建筑愈发相似,而高层建筑、大尺度公共建筑和市政交通综合体等的不断涌现,彻底改变了传统城市的尺度和肌理,新老建筑之间的冲突、建筑和地区环境的冲突等问题在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
中国建筑理念和建筑师的“失语”,也导致了“千城一面”、“千村一貌”现象的存在。公共建筑招标给了国外建筑企业“超国民待遇”,招标时要依靠“国际设计师”来提升“档次”,而国内设计师沦为陪衬。这种风气从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甚至不少县级市也在举办“国际招标”招揽国外建筑师。不难看出,眼下国内的建筑创作不仅仅缺少地域自信,在面对西方建筑思潮时,同样缺少文化自信。
在多元化和跨文化的大背景下,江苏一直致力于推进创意设计及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弘扬建筑文化,鼓励创意创新,不断提升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江苏建筑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系统梳理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符号、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传承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打造“扎根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
激发建筑设计创意,夯实城市文化自信。率先开放的江苏,率先感受着外部的冲击,同样率先破冰探路。这是一个开放大省的自觉与自信。
曹旭超 高峰
2015年10月26日《中国建设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