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茶香,茶园怎样留住年轻人
茶工年龄结构老化 “机器换人”瓶颈待破
春茶飘香的季节,茶老板们却是亦喜亦忧。“每年找来的采茶工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今年的平均年龄在60岁到65岁。”溧阳市天目湖伍员春茶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缪惠民一脸无奈,招工成本越来越高,招到的人却越来越老,今年招到的年纪最大的采茶工已经70多岁了。
“今年我们明确告诉劳务经纪人,不要60岁以上的采茶工,可是这样的话就招不到人,最后来的还是60岁以上的人。”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连神志不清、腿脚不便的人都被劳务经纪人找来了。这些人完全不能从事采茶工作,缪惠民只得付了路费让他们回去。
后继乏人,
采茶姑娘变采茶奶奶
4月18日下午1点,苏州气温接近30度,太湖边的东山镇碧螺村里,不少村民仍在自家茶园里忙碌。“老了,手越来越慢,眼神也没以前好,比不过年轻人。”73岁的孔玉珍告诉记者,她19岁开始学习采茶,一年也没有缺席过,直到从采茶小姑娘变成了采茶老奶奶。从前大集体的时候,与她一起采茶的都是同龄人;如今,竟还是同龄人。
清明前,每天4点起床,6点不到就开始采茶,下午回家拣茶到深夜;清明后,从早上6点一直忙碌到下午5点半,连午饭都是坐在茶树边吃的。如此高强度,老年人能吃得消么?“那也没办法。”她说,“儿子媳妇来不及采,孙子在开发区上班,平时工作也很忙,总不能眼睁睁看茶叶长在树上。”
老茶工能吃苦,中年人则学会了苦中作乐。小狗懒洋洋地趴在茶树下,收音机里放着越剧,周建梁夫妇一面采茶一面听剧一面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43岁的采茶大叔周建梁平时做个体生意,每到采茶季,就关了店面转战茶园。
“再过20年,等我们都老了,就真的后继无人了。”周建梁感慨。工作辛苦、时间长,采茶成为许多年轻人都不愿碰的职业。碧螺村10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种茶,但茶园里已经罕见年轻人的身影。
跨省拜年,
茶老板坚持了11年
本地茶农年龄结构不断老化,而且几乎家家种茶,没有精力替别人打工。因此,本地茶企的工人绝大多数来自外地。“三四月份正值农闲,按理说招工不难。但现在,农村壮劳力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很少再有人愿意做辛苦的短期工。”东山御峰茶厂负责人严介龙说。
如何留住人,茶老板们想了不少办法。今年的行情是:包吃、包住、包往返接送,采茶工每人130元/天,极端天气无法工作付基本工资60元/天,炒茶工350元/天,另外补贴伙食费12元/天。此外,24小时热水、夜宵,更是贴心准备。
“要留住人,这些还不够。”今年大年初三到初九,严介龙驾驶一辆吉普车前往安徽宿州和浙江青田,挨家挨户给105名工人上门拜年。这两地是御峰茶厂茶叶上市期间工人主要来源地。严介龙不仅给大家送去苏州特产的新年礼物、红包,还把所有人召集在镇上吃新年团圆饭。从2005年茶厂创办之时算起,这个习惯,严介龙坚持了11年。
靠着真诚的态度,严介龙聚集了一帮铁杆粉丝,37岁的浙江青田炒茶工徐伟民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的炒茶技术已经十分娴熟,跟当地的老师傅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机器换人,
采茶环节最难突破
省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周军表示,“目前我省茶叶的植保阶段已经可以用机具代替人工,然而采茶环节是用劳动力最多的,这一环节的机械化也是整个茶叶生产和种植过程中最难实现的。我省正在试验用机器把茶叶先全部采下来,再通过参数设置,让电脑来选茶。”周军介绍,在制茶环节,不少茶厂已开始尝试“机器换人”,这是因为机械炒茶每小时能制作100公斤干茶,而手工炒茶一锅放1斤2两鲜叶,40分钟仅能制成3两干茶。在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机械制茶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
然而,高品质的茶叶,以目前的技术水准,机器毕竟还炒不出来。比如,与其他省份的种植方式不同,苏州碧螺春往往与枇杷、杨梅套种,因此茶叶中有一股果香。“人工炒出来的茶能保持这股自然的果香,机器炒的就没有,甚至会有一丝苦涩,喝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看来,要留住醉人的茶香,仅靠“机器换人”还不行,还是要多想办法,让茶园留住年轻人。
茶企转型,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目前苏州东、西山共有73家茶叶合作社,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吸纳了80%的茶农。“过去的茶农,采、拣、炒、销一肩挑,合作社将农民从这种单枪匹马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告别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后,茶叶的品质也有了保证。”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协会秘书长季小明说,“下一个十年,合作社的数量可能不增反减,通过兼并重组,直到只剩下几家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企业,碧螺春标准化生产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到那个时候,除了生产茶叶,也能加工更多的茶叶衍生品,规模效益更好,就有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季小明透露,当地政府曾设想,是否能将整个苏州东西山的碧螺春资源打包,组建成“碧螺春公司”抱团发展,茶农以茶园入股,最终实现公司上市。然而,这种设想只得到部分茶农的支持。“直到现在,还有茶农只愿把品质次的茶叶卖给合作社,品质最好的茶叶自己留着销售。”东山农林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朝阳说,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报记者孟旭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