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灭蚊罐炸伤环卫工眼睛 危险废弃物请别乱扔

02.11.2014  18:15

爆炸的灭蚊罐(左下)和受伤的环卫工。久健 孟俭 摄

  核心提示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讯 昨日上午,市民徐先生来电称,莲花街坊4栋楼下发生惊险一幕:一环卫工在整理废弃灭蚊罐时,罐体突然发生爆炸,该环卫工左眼被炸伤。记者调查发现,生活中,有不少危险垃圾被随意丢弃,环卫工受伤事件时有发生。

  突发意外

  灭蚊罐炸伤环卫工眼睛

  “听到‘砰’的一声,还以为是有人放鞭炮。”昨日上午9时许,市民徐先生来电称,在莲花街坊4栋楼下,一声爆炸声,引起了不少居民的恐慌,跑出来一看,一名环卫工正捂着眼睛蹲在地上。

  徐先生告诉记者,爆炸声来自垃圾中的一个罐体,当时,该环卫工在收拾垃圾时,用铁钳夹起罐体,没想到罐体突然爆炸,一股气流喷向其眼睛,将眼镜都震碎了。

  “碎裂的眼镜片划伤了我的眼眶。”记者赶至现场时,该环卫工眼睛鲜血直流,护袖上满是血迹。在环卫工的指引下,记者发现,爆炸的罐体竟是一个灭蚊罐。

  该环卫工称,当时他看到有一个罐子,就用铁钳将其夹起,罐体突然滑落爆炸,被气体推出的盖子直冲向他的眼部。

  “要是没有眼镜,我这只眼睛,可能就要废掉了。”该环卫工表示,幸好只是眼镜碎裂,眼睛的伤势不是很重。

  垃圾伤人频发

  环卫工人常被划伤炸伤

  环卫工的眼睛被炸伤,令现场的居民唏嘘不已。“真没想到,用过的罐子还会爆炸?”市民冯先生猜测,可能是罐子里面还残留不少气体,受到冲击后爆炸了。

  “我认识的一个环卫工,胳膊就被炸伤过。”市民胡先生表示,他认识的一个环卫工被鞭炮碎屑炸伤过胳膊。胡先生表示,当时一家饭店在办婚宴,路边有人燃放烟花,地面上一片碎屑,后该环卫工去清理,里面有一个哑炮,在清理时突然炸裂。

  昨日,记者调查发现,确实发生过环卫工在清理鞭炮碎屑时被炸伤的事件。

  “爆炸的多是一些打火机充气罐、打火机、灭蚊罐之类的物品,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被划伤。”昨日,环卫工陈师傅告诉记者,在清理垃圾时,冷不丁地被碎玻璃、刀片等尖锐物划伤是常有的事。

  采访中,部分环卫工表示,在清理垃圾时,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被垃圾中的“炸弹”伤着,如前不久一个环卫工,就被市民随意倾倒的液化气残渣炸伤,幸亏跑得快,才没有大碍。

  记者调查

  市民随意丢弃危险废弃物

  “碎玻璃、刀片等尖锐物,还有一些危险的垃圾,很多市民都是随意丢弃。”环卫工陈师傅表示,有些市民甚至将一些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放射性的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随意丢弃,给环卫工人和居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记者查询发现,各地因垃圾莫名爆炸等造成对环卫工的伤害,近几年时有发生,且呈现增多的趋势。2012年10月12日上午,环卫工王某在北京怀柔区体育场附近卸载垃圾时,垃圾桶内废弃的发令枪子弹发生爆炸,致其眼部和耳部受伤。

  “小区中,就一个垃圾桶,我们想分开放,也没地方放。”部分市民表示,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淡薄和推广缓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垃圾随意丢弃。

  市民朱女士告诉记者,垃圾不分类别地放在一起,除了有安全隐患外,还会带来污染,废弃的油漆、荧光灯、消毒液等,在清运或中转过程中,碰撞、挤压等,都可能让危险废物“相遇”,造成突然起火和爆炸。

  市民呼吁

  危险物品应妥善处理

  除了爆炸,很多环卫工担心的是,一些被市民随意丢弃的垃圾,有时还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

  “味道很刺鼻,有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清理。”环卫工张师傅表示,环卫工多是一些中老年人,对于一些危险物品,往往会判断不准,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伤到。

  张师傅表示,若是能够制定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办法,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就可以得到安全回收和处理,这样,就可高效利用废弃物,也可提醒环卫工,如何处理这些危险废弃物,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现在,什么都往一个垃圾桶扔的现状,估计一时很难改变。”废品收购商顾先生表示,现在回收体系比较欠缺,他们收回来的危险品,往往没有企业回收,因此,一些危险废弃物,如废旧电池等,渐渐成为生活中的污染源。顾先生表示,危险废弃物绝不应随意倾倒,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可现在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

  “尽管很难,但市民在丢弃垃圾时,要尽力避免隐患。”顾先生提醒,如没有用完的打火机,尽量将里面的液体用光后,撬开再扔,一些有明显标注的易爆易燃品,尽量用醒目的包装包一下,提醒清理的人。而对于尖锐的废弃物,不应随意抛弃,减少伤人的风险。记者 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