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盐城风雹灾害,江苏社工在行动
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特大自然灾害,给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害发生后,江苏省民政厅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制订救灾救济整体工作方案,启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第一时间反应
灾害发生后,江苏省民政厅立即采取措施,做好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的准备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分析需求。江苏省民政厅与当地民政部门一起,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认真开展心理社会援助对象和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共发现初期需要重点服务的心理社会援助对象155人,主要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每个援助对象的需求,力求做到精准援助、精心服务。
二是招募人员,组建队伍。江苏省民政厅面向全省民政部门、有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发出通知,组织专业性、志愿性的救灾社会工作服务队,招募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员,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社会援助,共招募到150余名专业人员。
江苏省民政厅根据灾区需求,从报名人员中精选合适人员组成救灾社会工作服务队,做好随时进入灾区开展心理社会援助服务的准备。
三是精心研究,制订方案。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就援助需求、队伍组建、经费保障、组织架构、监督机制、长效建设、服务阶段等制订了社会工作服务整体方案,将服务分为应急援助阶段和长期服务阶段,并初步列支20万元,用于组织开展应急援助阶段的服务。
及时有序介入
灾后72小时是救人的黄金时机,也是危机介入的最佳时间,大家最关心的是生命财产的抢救。一个月之内是另一个介入的黄金时间,江苏省民政厅本着“帮忙不添乱”原则,选择合适时机,及时介入,开展心理社会援助服务。
7月8日,江苏省救灾社会工作服务队首批50名队员在阜宁县集合。江苏省民政厅举办救灾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培训班,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范斌等知名专家讲课,安排了“灾后哀伤辅导的步骤和技巧”“社会工作在灾后初期的介入”等有较强针对性的课程,对服务队队员和相关志愿者进行培训,为进入灾区服务做好准备。
7月9日,服务队开展团队建设,明确服务目标和任务,加强队员间的沟通了解,构建服务队的工作机制。根据灾区情况和安置点数量,按照“一村一组”的原则,服务队分为13个小组,由3名督导分别负责;每个小组均由1名专业社工、1名心理工作者、1-2名当地社工组成。灾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还酌情加强了力量配备。
在具体服务开展方面,6月30日,江苏省民政厅即派出一支5人组成的先遣小分队奔赴灾区,配合救灾工作整体要求,进驻阜宁县人民医院等服务点,为伤员及其家属等进行心理干预。7月9日下午,服务队各小组分别进驻阜宁、射阳两地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居或安置点,开展为期两周的应急援助阶段的心理社会援助服务。截至目前,各小组深入各个村庄和安置点,走访了51户125人次的受灾群众,通过信息提供、情绪支持、资源链接等方式,初步建立了关系,及时开展了哀伤辅导、心理抚慰、社区活动等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