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思维转变决定融合发展新高度
2014年,广电媒体在融合背景下的多元发展又进一步。进入新的一年,这一发展势头将被推向更新的高度。
就电视台而言,其推进媒体融合的思路集中浮出水面,并普遍认识到面临着一场从顶层设计开始的变革——唯有顶层设计清晰之后,体制、机制、流程等多方面才能随之而动。而广播媒体通过创新业态、多元传播、合作融合的方式,也在不断取得更新的发展和突破。另外,数字化应用在电影产业中的发酵也还仅仅是个开始。互联网思维每天都被无数次提及,但在这样一个发展态势下,广电媒体的思维能否真正着眼于大局,对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专业视角远比单纯记录更重要
“现在通过电视屏幕看电视的人数逐年下降,40岁以下的人群下降幅度非常大,即便看电视内容,也是通过网络,而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机。一些人更是明确表示,家里已经没有电视机。这是一个信号,但并不意味着视频内容没有市场,它改变的只是传播方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看来,新媒体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播出方式,而是应从策划之初就尽早介入,最后在实现新形式传播的过程中才可能改变目前广电媒体的传播形态,才能在融合中真正得到长远发展的动力。
“无论电视、广播、电影等的融合发展还是各种体制下的共同发展,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会落在内容上。”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韩三平认为,内容上能不能融入互联网的思维、理念十分关键。毕竟,互联网的传播与电视、广播、电影的传播不同,互联网的传播需要有悬念,没有悬念就相当于先天缺少了抓住受众的机会。受众一看标题不感兴趣,就很可能放弃去搜索其他内容。因此,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广电媒体或将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
“互联网时代,由于其传播速度和传播界限的限制越来越小,身边几乎没有新鲜事,就看传统广电媒体怎么去呈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特别强调了媒体视角的重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化的不断深入,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的信息接入已成为受众的必然选择。在此影响下,受众的观看、收听方式也日趋“微化”。那么,从广电媒体的专业角度,又该如何看待微视频、微音频内容和平台的变化呢?对此,陆绍阳认为,从专业领域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微创作已成为现实问题。实际上,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即便传统广电媒体有再多的专业知识可以拍摄或录制专业的节目,但当你不在现场而现场的记录者又不是记者时,内容该如何呈现?“新的视角特别重要,因为视角体现的是思想性,要从专业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如果放弃专业,仅仅停留在记录上,那么传统广电就没有了优势。”陆绍阳补充道。
制作更多适合互联网传播的内容
互联网对中国广电媒体带来的变化,表面上看是冲击,实际上却是极大的发展机会。“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为我国广电事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经济空间,仅仅研究怎样把现有的广电资源转移到互联网上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时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我们要将研究的方向向互联网转移,否则我们永远是跟着别人,走在后面。”韩三平说道。
以美国的《纸牌屋》和韩国的《来自星星的你》为例,韩三平表示,他们介于电视剧和电影之间,虽然都没有进入中国的电视频道和影院,但是在中国的受众却很多。原因就在于,这种产品形态适合互联网,制作精度低于电影,不需要电影那么高的投资,但是投资高于电视剧,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收看、跳跃式收看,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多元化的收看需求。
对此,张同道还将话题延伸到了中国梦。“怎么来传播中国梦,我认为还是要靠作品。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领导下,加强媒体融合,促进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同时,要更早地把我们的眼光和着力点放在制作适合中国互联网传播的优质产品上。这就好比全世界去过好莱坞的人不到1%,但是看过好莱坞电影的可能超过50%,好莱坞靠的就是好作品。我们现在广电方面的制作以及政府的投资、支持都要很好地研究,但要长久发展,优质内容依然是关键。”
陆绍阳认为,目前,传统广电媒体不仅要为中国的文化产品打通空间、时间、受众等方面的界限。同时,还要探寻互联网所需要的文化产品的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即可对这样的产品投资生产,赢得受众、引导受众。而仅仅把几个好的内容产品放置于互联网上的所谓融合之道是远远不够的,也形成不了大的气候,影响力也很有限。因此,在推动广电媒体合作、促进广电媒体融合的同时,为新媒体生产其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将会更有力地畅通传统广电主流媒体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