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召开2016年防汛抗洪工作暨加快汛后水利建设新闻发布会
9月28日上午10点,我省2016年防汛抗洪工作暨加快汛后水利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李亚平厅长通报了今年我省汛情、防汛抗洪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加快汛后水利建设的主要举措,并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张劲松副厅长主持发布会。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新华日报、江苏省电台、电视台、中国江苏网、江苏经济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参加报道。
李亚平指出,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在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全力开展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无一人因灾死亡,无一重点水利工程失事,重要基础设施运行基本正常,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减淹耕地约210.5万亩,减少受灾人口约54.6万人,防汛防旱减免灾效益约98.5亿元。
李亚平对与会媒体表示感谢,他指出,在防汛抗洪的关键时期,新闻界的朋友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推出了不少催人奋进、传递爱心的宏篇力作,传递了团结抗灾的正能量,激励了全省人民夺取今年防汛抗洪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李亚平从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防汛备汛、科学应对强降雨袭击、妥善处置各类险情和军民团结抗洪救灾等五方面总结了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他强调,尽管我省今年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洪水出路不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够完善,城市和区域排涝难度大等问题。我厅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把汛后水利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要求,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推进。围绕完善我省防洪减灾体系,下一阶段将重点将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推进太湖进一步治理水利建设。重点实施流域骨干工程、区域骨干工程、城乡防洪工程和汛后应急治理工程等四类工程,力争到2020年,太湖流域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重点工程达到100年一遇,区域防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巩固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加快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巩固扩大淮河下游入江入海安全泄量,改善区域生产条件;推进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江堤、防护江岸,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12.5米深水航道通达南京提供安全保障;抓好海堤工程建设,巩固完善侵蚀段海堤。三是不断提升区域综合治理标准。在完成17个片区区域水利治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区域治理力度,推进区域骨干河道和江河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加强重点低洼易涝地区治理,加快病险闸站除险加固及水库扩容改造工程建设,恢复提高骨干河道引排能力,巩固扩大河湖调蓄能力。四是督促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规划编制的督查指导,协调城市防洪与流域区域治理工程统筹推进,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涝水外排能力,继续实行城市防洪建设资金奖补政策。五是突出抓好水毁工程修复。督促各地对辖区内的工程险情逐一登记造册、制定消险方案,强化措施推进,切实消除险工患段。针对今年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受损情况,各地正按照省级部署要求,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尽快恢复灌排功能,确保农业生产需要。六是切实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加大防汛物资和抗旱设备储备力度,加快防汛、抗旱、抢险三类专业队伍整合,推进省级防汛抢险训练场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汛防旱应急管理能力。七是争取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全省全社会水利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244亿元。江苏将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实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契机,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推动金融支持水利,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营,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
厅办公室、规计处、农水处、省防办、建设局、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供稿:省水利信息中心 姚吟月 摄影:夏晶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