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苏州婚姻状况数字化解析
苏州人结婚更晚了,与上一年相比,2014年苏州人平均结婚年龄推迟了0.4岁,为30岁,其中男生平均结婚年龄为30.8岁。
昨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14年度苏州婚姻状况。2014年,苏州大市共办理结婚登记58048对,办理离婚登记16432对,跟上一年度相比,结婚登记减少4644对,离婚登记增加73对。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组数据,对咱们苏州2014年市民的婚姻状况进行一番细致解读,你或他(她)也许就是这些数据中的一份子。
结婚篇
苏州人结婚越来越晚了
“我儿子都30多岁了,也不结婚!”“我女儿明年要30岁了,竟然连个对象都没有!”……这些年,为子女的婚姻问题操碎了心的父母越来越多。
市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苏州人的平均结婚年龄又推迟了。2012年,结婚平均年龄28.7岁,2013年推迟了0.9岁,是29.6岁;2014年结婚平均年龄再次推后,达到了30岁。其中,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为30.8岁,女性为29.2岁。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09年到2012年,苏州人的结婚年龄平均在28岁多一点;进入2013年,结婚平均年龄首次进入了29岁;进入2014年,结婚
平均年龄一下跨到了30岁。
2013年,姑苏区、张家港的新人结婚平均年龄都超过了30岁;2014年,结婚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区域又增加了一个:吴江区。在所有的区域中,姑苏区平均结婚年龄为全市最晚,达到32.1岁,其中男性平均为33.1岁,而女性平均为31岁。
专家表示,结婚年龄推迟,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年轻人的学历普遍高,大学毕业时都已经24岁了,若读完博士出来都近30岁了。除此之外,房价高、生活压力大,也是年轻人晚婚的一大原因。
16422对夫妇补领结婚证
方先生夫妇已结婚10多年了,不过,最近他们又去了一趟婚姻登记部门,可不是去离婚的,而是补办了结婚证。原来,方先生打算带着老婆孩子春节去欧洲旅游,办签证的时候要提供结婚证,可是把家里翻了一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结婚证。问了一圈,原来还可以补办结婚证,于是两人立即去补办。
在我们父母那个年代,需要用到结婚证的机会还真不多,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出门住旅馆了。不过,如今需要用到结婚证的地方太多了,买房子、办贷款、提取公积金、出国办签证……反倒是住旅馆的时候不需要了。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6422对夫妇补办了结婚证,比上一年多了2972对。
三分之一女性
25岁之前完婚
尽管结婚平均年龄推迟,但是,“结婚要趁早”这句话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性在25岁之前就把自己给嫁了。数据同时显示,超过7成的女性、接近7成的男性是在30岁之前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其中,女性在25岁之前结婚的占全部结婚人数的34.6%,25岁-29岁结婚的人数占40%,而在上一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8.2%和38%。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22岁,有23.5%的人在25岁之前结婚,25岁-29岁之间结婚的比例高达44.2%,而上一年这两个数据是26.3%和42.6%。
近年来结婚人数
像“过山车”
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8048对,比上一年一下子减少了4644对,5年来第二次跌破6万对。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苏州的结婚人数变化较大,很多时候受外界因素影响。2009年,苏州大市范围内的结婚人数为65969对。不过到了2010年,结婚登记的人数就急剧下降,为55572对,比上一年度减少了10124对,受生育低谷引起的结婚人数少、外来人员减少和“寡妇年”等民间流言的影响,原本打算在2010年年初结婚的新人不少改到了2009年年底结婚登记。到了2011年,结婚入数再次回到6万以上,为66347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2010年不适宜结婚”,所以推迟到2011年才结。2012年,结婚登记人数维持在62465对;2013年,结婚登记人数也基本平稳,比上一年仅仅增加227对,为62692对。
2014年离婚率创新高
苏州人引以为傲的稳定婚姻越来越不稳定了。昨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14年度苏州婚姻状况。2014年,苏州大市共办理结婚登记58048对,办理离婚登记16432对。结婚登记比上一年减少了4644对,而离婚登记则比上一年增加了73对。
离婚率(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
之比)创下新高,达到了28.3%。
在全省13个城市中,苏州的离婚率也是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南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市离婚率一路走高?
离婚人数逐年递增
离婚率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人们的婚姻质量和家庭稳定情况。
数据显示,2009年,我市累计办理结婚登记65965对、办理离婚登记12022对,离婚率18.2%;2010年,结婚55572对、离婚12269对,离婚率22%;2011年,结婚66347对、离婚12431对,离婚率18.7%;2012年,结婚62465对、离婚13617对,离婚率21.8%;2013年,结婚62692对、离婚16359对,离婚率26.1%。2014年,结婚58048对、离 婚16432对、离 婚 率28.3%,创下我市有记录以来的年离婚人数之最,离婚率也是创新高。
其中,姑苏区离婚率最高,为34.79%,苏州工业园区以离婚率32.0%位列第二,昆山市离婚率30.75%排在第三位,太仓市离婚率28.83%紧随其后,吴中区、相城区离婚率分别是28.71%和28.69%,位列第五第六,其后分别是虎丘区28.14%、常熟市25.15%、张家港市22.38%。
在全省13个城市中,苏州市的离婚率仅次于省会南京,位居全省第二。由此可见,苏州人当年引以为傲的稳定婚姻已被撬动了一角,婚姻幸福度越来越低。
“七年之痒” 仍是第一道坎
一般情况下,新婚头三年是磨合期,第7年进入危险期。在最初的两三年,夫妻处在磨合期,尚怀包容之心,到六七年时开始遭遇“七年之痒”,很多家庭没能迈过这道“坎”。小杨和小文就是这样。两人是大学同学,2007年大学一毕业就结了婚。然而,随着儿子的出生,夫妻两人就开始有了争端。谁来带儿子?经过一番争执,最终丈母娘来了。在怎么带孩子的问题上,小张跟丈母娘有了矛盾。此后,小张在儿子的教育上完全没有了话语权,只能每天躲在书房里打游戏。久而久之,他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温婉可人的“小芳”,渐渐地,小张回家越来越晚,最终发展到了夜不归宿的地步。经过近一年的争吵,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来自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结婚平均年龄30岁,其中男性为30.8岁,女性为29.2岁;离婚平均年龄36.9岁,其中男性为38.1岁,女性为35.8岁。这也意味着,我市结婚7年左右的中年夫妻最易“散伙”,而从年龄段上来看,一般是在30岁到39岁,特别是35岁左右最容易出现婚变。从年龄段的统计数据来看,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30岁-39岁这个年龄段离婚的人数均占到全部离婚人数的45%左右。
工作人员将我市的离婚人群分为五大类,第一大类是“80后”和“90后”,这一群体容易草率决定,造成闪婚闪离。第二大类是“70后”,第三大类是“60后”。这两类人群离婚的主要原因和“第三者”有关,感情不专一成了这一年龄段人群面临的最大考验。第四大类是“50后”,主要原因是长期家庭矛盾积压而引起的感情破裂。第五大类则是“40后”,这个年龄段离婚占比很少,一般是婚龄超过40年的夫妻相互产生厌恶。
房子、入学成
婚姻“新杀手”
一般说来,过了七年之痒的夫妇的婚姻会走得比较顺畅,但是,2014年,40-49岁这个年龄段的离婚率也是相当高,其中男性在这个年龄段离婚的占到了25.3%,女性的比例也达到了20.8%。“这一年龄段的人,工作比较稳定,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买房。”民政局工作人员分析,之所以认定是房子惹的祸,是因为2014年苏州开出75211张单身证明,而2013年开出单身证明的数据是74049张,增加了1162张。据园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开开心心来领离婚证,领完了之后就咨询怎么开单身证明,没过多久他们就回来复婚了,一般几个月,最快的一周就来了。“在30岁到45岁的年龄段中,离婚人数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是因为房子而离婚的。”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离婚一下能省下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是个不小的诱惑,更何况很多还能解决不能购房贷款的问题。
另外的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个观点。2014年,苏州开出了75211份“单身证明”。而在2013年和2012年,这个数据分别是74049份和48492份。
另外,入学也成为中年夫妇政策性离婚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在招收小学一年级新生时规定,A类生即地段生必须父母孩子在一张户口上,B类生即父母的户口不在一起,这类学生在A 类生录取完毕后再考虑录取。为了保证孩子能进小学读书,B类生的父母就动起了假离婚的念头。而且,为了孩子入学而离婚的比例还真不少。
业内人士表示,仔细分析离婚的原因,婚姻已经脱去原先神圣的外衣,在利益驱动下,成为一些人规避政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