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的奉献 许巧珍用一生镌刻时代价值丰碑

22.07.2015  13:47

  最老的“小巷总理

  ———许巧珍一生奉献镌刻时代价值丰碑(上)

  中国江苏网7月22日讯 2015年3月3日清晨,寒风凛冽,天色阴沉。

  吊桥路两侧,早已挤满了人。他们臂缠黑纱,胸佩白花,手中拿着“好书记一路走好”的挽幛,每人都向一个方向前侧着,等待着灵车的到来。

  5点28分,灵车缓缓驶入东头村社区9弄。看到灵车前窗那张熟悉的遗像,数千居民忍不住失声恸哭。“许书记,我们送您来了,您一路走好!”“许书记,您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居民们口中的“许书记”,就是85岁离他们而去的常州市钟楼区东头村社区原党支部书记许巧珍。

  1946年参加工作,上世纪50年代成为全国劳模;1994年退休返聘到东头村,直至今年3月1日病逝。这位常州最年长的“小巷总理”,用她69年兢兢业业的奉献,镌刻了一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丰碑。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85岁的许巧珍就是这样,造福居民直至最后一课。

虞岭 姚建国 摄

   五份“请愿书

  许巧珍一辈子爱穿红衣服,正如她心中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

  “我是苦出身。”许巧珍常常向子女们念叨,13岁时,她就去上海,到资本家开办的纱厂做童工。辛苦半年,工资只有2块钱。新中国成立后,许巧珍终于摆脱了旧社会的黑暗,精神焕发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许巧珍在心中暗暗承诺,对党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对党交办的事一点不能马虎。

  直到50多年之后,许巧珍还记得,1959年,在全国劳模“群英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而在会议期间的一天下午,周恩来总理到当时的西颐宾馆看望江苏代表,总理握住她的手,笑着鼓励她“好好干”,她郑重地点了头。

  就是这句“好好干”,成了铭刻在许巧珍心底的箴言。她将它带回到生产车间,也带到了东头村社区,从还是“党的小丫头”开始,一直践行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4年,退休之后的许巧珍,面前摆着两份邀请:一份来自一家企业,每天上班4小时,每月工资450元;另一份则来自当时的广化桥街道,动员她到东头村担任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每月工资150元。

  许巧珍干脆利落地选择了后者:“是党培养了我,社区需要我,我听从党的召唤。

  当时的东头村,基础设施陈旧,卫生状况差,盗窃时有发生,居民间猜忌闹矛盾,有条件的居民都想方设法要搬离。

  “万事开头难,先从搞卫生开始。”许巧珍借来三轮车,每天运10多车垃圾,晚上没电,就带上应急灯照明,一连10多天。不少居民还以为这个没人管的社区新来了一个环卫工,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新书记!大家打心眼里佩服上了这个小个子老太太。

  从此,居民们开始愿意上门找她反映问题。每一次,许巧珍都拿出一叠小纸条,认认真真地记下每一个问题,又一张一张分门别类放好。

  再后来,归她管的、不归她管的,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就都离不开许巧珍了:哪家屋里漏水了,哪家孩子学费凑不齐上不了大学了,甚至哪家的老人病了,都找她……而她,也都根据轻重缓急,一一安排时间,去现场了解情况,再想办法解决。

  不仅如此,许巧珍还组织起了社区合唱队、腰鼓队、舞蹈队、奶奶时装秀表演队、读报小组、议事会,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没几年,东头村就改头换面,老有所乐、困有所帮、学有所助,文明之风随处可见。

  许巧珍是一个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总说,她代表党来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群众才会觉得党可亲,才不会去求神拜佛甚至信邪教,党才能一呼百应。一位曾经误练“法轮功”的后迁入居民,在许巧珍感动下,主动要求当社区治安员,担负起提醒居民防火防盗的责任。

  到换届时,街道考虑到许巧珍年纪已大,打算不再提名她为社区书记,让她回家安享晚年。消息传出后,社区居民都不答应,联名请愿。街道征求许巧珍的意见,她笑着说:“如果我们的社区党员还是选我当书记,我就坚决干下去。”她的子女们也说,老太太退下来了居民要不开心的。

  这一留任,就是21个年头。五次换届,居民们五次递上“请愿书”。

  对许巧珍来说,这五份“请愿书”,就是居民们对她的最大褒奖。

   社区一个“

  老伴殷泽民半是怨怪半是心疼地称她是“痴丫头”:“上了年纪的人了,还是起早贪黑,在社区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因为要照顾中风过多次的老伴,许巧珍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做好家务活,安排好老伴,再走3里路去社区上班。7点半,她总是第一个打开社区办公室的门,泡水,擦桌子,掸一掸满墙锦旗上的灰尘……

  许巧珍的家人都说,她是一个爱家的人,但她心里装着的家不止一个——相比自己儿孙满堂的小家,她更牵挂的是许多孤老、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需要关爱的社区大家。

  儿子殷建荣记得,有一回父亲发病,母亲好不容易把老爷子挪到轮椅上,急急忙忙打电话给他,“但我还没来得及赶到家,母亲听说社区一名孤老已处于弥留之际,留下一张纸条给我就匆忙赶去社区,为那位老人张罗后事了。”事后有人问她:“许书记,您家里也有老人,您就不忌讳啊?”可她却说:“社区的孤老就是我的亲人,我不张罗谁张罗?

  在东头村,许巧珍不仅是书记,更是大家最亲爱的奶奶。

  10年前,居民韦仁娣的丈夫、大儿子和小儿媳在短短2年内相继病逝,9岁的小孙女、20多万元的欠款和全家的生计都压在当时66岁的韦仁娣头上,逼得她多次想寻短见。这时候,许巧珍带领社区干部上了门。许巧珍拉着韦仁娣的手说:“仁娣啊,有啥困难,千万别忘了还有党组织。”之后,许巧珍一次次上门开导她、陪伴她,还自掏腰包送米、送油。韦仁娣包得一手好粽子,许巧珍就努力为她的粽子找销路。对韦仁娣的小孙女,许巧珍年年给她过生日、买文具、送衣服。孩子考上了大学,学费不够,韦仁娣急得直哭,又是许巧珍送上了2000元现金。小丫头去大学报到的那天,许巧珍又背来了一个大包,里面装着毛巾、水杯、钢笔、零食,反复关照她安心学习,有什么困难就跟“许奶奶”讲。

   最后的“爽约

  虽然许巧珍总说自己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但毕竟已是80高龄的老人,再加上总是忘我地工作,病魔开始吞噬她的身体。

  去年8月,许巧珍感觉胃不舒服,食欲不振,人也渐渐消瘦,但她没把这当回事。子女多次要陪她去医院检查,她不同意,说:“我的身体我有数,不用看的。”有好几次,突然发烧到38度,她也只是喝点姜汤、吃点感冒药,照样支撑着上班。

  今年春节前半个月,许巧珍的胃痛更严重了,饭也吃不下了,经常是一天就只能喝几口水,双脚也已浮肿得不能走路了。领导和子女连劝带骗,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结论是胰腺癌晚期,而且已经转移至肝脏。医生给出的生命期限只有3-6个月。

  在病房里,当她听说社区给贫困户、残疾人家庭的36份年货还没有备齐、资金还有缺口时,急得赶紧给结对企业老总打电话。

  大年初一给社区居民拜年,是许巧珍坚持了20年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年,她都会穿着她最喜爱的红棉衣,推着装有大红礼包的小推车,给老人和贫困户发年礼。

  但是今年,她失约了。

  年初一一大早,重病中的许巧珍让儿女搀扶她起床,她努力试了好几次,都没有能够站起来。“今天不能去了,你们俩代我去吧。”许巧珍反复交代小女儿和小女婿:“一定要都慰问到!

  还有,年初八的社区团拜会、“三八”节的妇女活动……许巧珍带着这些牵挂,悄悄地永远睡着了。

  送别她时,一个又一个居民泣不成声。居民陈凤媛说:“她像一颗红色的种子,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