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淮安市发展改革工作要点确定
一、指导思想
2016年,是淮安市发展改革委改革创新突破年、系统联动推进年、队伍素质提升年。做好今年发展改革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及市第六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心无旁骛谋发展,全力以赴促改革,确保“十三五”开局之年旗开得胜。
二、总体要求
围绕一个目标,紧扣两条主线,突出两大任务,扭住三个争取,坚持四对方略,建设四大发改,打响四个品牌,开展五项活动,狠抓六个重点。
一个目标: 争获年度服务跨越发展实绩考核优秀单位、软环境建设评议优胜单位和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
两条主线: 发展、改革。
两大任务: 推动“十三五”总体规划实施,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三个争取: 政策、项目、资金。
四对方略: 对上全力争取,对下倾力服务,对外尽力合作,对内着力创新。
四大发改: 高效发改、创新发改、阳光发改、清廉发改。
四个品牌:
1、“三服务三争取”品牌。
2、创新创优品牌,落实委10个重点调研课题、系统30个以上创新创优项目,开展30项以上党群特色活动。
3、两堂互映品牌,举办6期以上《发改讲坛》、2期以上《道德讲堂》。
4、信息辅政品牌。
五项活动:
1、主题教育活动。
2、“五德”教育活动。
3、“学业务、提素质”读书读报活动。
4、作风建设“防隐身防变异防反弹”专项行动。
5、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
六个重点:
1、加快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步伐,加速南三县融入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国家战略。
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80亿元。推进实施220个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072亿元。
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4+3”服务业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
4、履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推进职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家“多规合一”、低碳城市、信息惠民、新能源示范、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五大试点。
5、推进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
6、推动区域合作、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以破难题解瓶颈为重点,在战略谋划争取上实现更大突破。 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国家战略,筹备在淮安市召开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协调会筹备工作会议,讨论制定城市协调会章程,争取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同步实施二级航道工程立项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加快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步伐,出台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对接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发展战略,加速对接东陇海线发展轴、沿运河城镇轴。
(二)以谋全局利长远为重点,在参谋助手作用上体现更大作为。 一是推动 “ 十三五 ” 总体规划实施。 印发全市“十三五”规划,汇编24项专项规划。开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宣传、宣讲解读、贯彻落实三大行动,确保规划按序时推进。 二是加强计划安排管理。 制定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跟踪序时进度,掌握计划落实情况,完成上半年、全年计划报告。 三是强化经济运行分析。 加快建设全市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网络,及时做好月度及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按季开展工业景气抽样调查。
(三)以推项目强基础为重点,在增加有效投入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制定实施全市重大项目投资年度计划,加强投资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80亿元。 二是发挥项目支撑作用。 牵头召开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会议,组织重大项目观摩、培训等活动,落实“一考二报三单五制”推进机制,实施220个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072亿元。加快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设。以领导班子成员和处室为单位,至年底招引1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领导班子成员和办公室、服务业处、投资处、工业处、能源处、外经处、招商办等处室重点主攻10亿元以上项目。 三是发挥稽察保障作用。 研发全市政府投资项目稽查及竣工验收流程再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项目稽察专家库,编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政策汇编》,举办政府投资项目稽察与竣工验收培训班,适时组织项目专项稽察、竣工验收。
(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担当更大责任。 一是加速发展特色服务业。 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制定“4+3”服务业特色产业发展年度工作方案,编排5000万元以上特色产业项目,培育29家省、市服务业集聚区。组织杭州、厦门、台湾服务业招商,举办服务业培训班。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4+3”服务业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 二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完成“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做好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争取、安排工作。力争获批1个省级工程中心(实验室)、实现国家级研发机构和高技术专项零的突破。 三是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推进落实“互联网+”20项行动计划。
(五)以推改革惠民生为重点,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取得更大成果。 一是放大特色改革试点效应。 制定实施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年度工作要点。推进国家“多规合一”、低碳城市、信息惠民、新能源示范、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五大试点,力争为全国、全省多出淮安经验。 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组织召开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协调小组会议,制定2016年新型城镇化推进方案、考核办法、观摩方案及资源整合实施意见,推进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涟水、洪泽、金湖、盱眙马坝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努力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深化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积极运用PPP、市政债、投资资产债券化等融资模式。
(六)以强区域促统筹为重点,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形成更大格局。 一是深化宁淮交流合作。 组织两市党政代表团互访,签订《南京市—淮安市2016年度挂钩合作协议》和《南京市—淮安市加快推进宁淮同城化建设行动方案》,加速南三县融入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支持、指导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申报省南北共建园区,推进南外淮安分校、双创科技园等项目建设。下达2015年宁淮挂钩合作项目资金,开展“十二五”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计。 二是加快融合发展步伐。 组织参加第16届西博会、第20届西洽会、第16次长三角市长联席会、第41次长三角协调会办公室工作会议、西部企业家家乡行等合作交流活动。完成援疆、援藏各项工作,确保援疆工作走在全疆、全省前列。 三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筛选全市军民融合项目,争取省第二批军民融合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照省《“民参军”和“军转民”融合发展企业目录》,通过调研论证,形成一批“民参军”项目。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
(七)以重生态抓源头为重点,在推进绿色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一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面落实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区域政策。落实主体功能分区,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确定“一区两片四轴”总体开发格局。 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进国家、省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开展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完成企业产品碳足迹认证,开展碳峰值研究,尽快明确碳峰值时限,加快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碳交易体系。 三是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严控“两高一资”行业发展。推进光伏、风电项目建设和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降低电力行业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八)以抓班子带队伍为重点,在建设四大发改上展现更大成效。 一是实施文明创建升级工程。 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创建方案,建立考核、评价、督导等制度,扎扎实实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争夺101%服务流动红旗。推进新闻信息工作升级,争获全市十大经济新闻,确保信息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实施机关党建创新工程。 制定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计划,开展30项以上党群特色活动。落实委10个重点调研课题、系统30个以上创新创优项目。编印2016年《发改一本通》、《行政审批一本通》等服务资料。 三是实施作风建设提升工程。 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新修订的《准则》、《条例》,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季度工单”和“三项清单”,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深化“五德”教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业务、提素质”读书读报、“唱响《廉洁自律准则之歌》”活动和 “护航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行动、作风建设“防隐身防变异防反弹”专项行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习、深化调研,提升履职能力。 一要提升主动学习能力。 举办6期以上《发改讲坛》、2期以上《道德讲堂》,开展“三学三跟进”、“学业务、提素质”读书读报等活动,学习上级政策,掌握本地情况,提升思维的层次和境界,理清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二要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开展“三服务三争取”、“进百企办百事”等活动,落实委10个重点调研课题、系统30个以上创新创优项目,重点研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件大事,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研究成果。 三要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及时总结提炼,把其中规律性的内容归纳为管用的方法和机制,把学习调研成果体现在重大规划、重大决策、重大改革的研究制定过程中,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的措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全市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二)健全机制、团结协作,增强系统合力。 一要强化系统联动思维。 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同心合力完成跨条线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1+1>2”的倍增效应,努力破除发展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各种梗阻和断层。 二要建立系统联动机制。 制定全市系统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将加强系统联动从项目联系、材料报送等传统领域,向更加注重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以及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新领域拓展,合力破解发展改革工作中的困难挑战和瓶颈制约。 三要营造系统联动氛围。 坚持部门职能事项—必须去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但难度大的事项—认真去做、有关部门想做但不一定做好而我们能做也能做好的事项—积极去做、有关方面未想到或想到不愿做的事项—努力去做、上级明确交办但又超越职能的事项—创新去做、上下联动效果明显的事项—全力去做。
(三)立说立行、狠抓落实,强化发改执行力。 一要围绕目标抓落实。 制定并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党代会、人代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市委、市政府交办各项任务,把全部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所有本领放在会干事上,把实际行动落在干成事上。 二要雷厉风行抓落实。 始终保持“昼无为,夜难寐;今日事,今日毕;定则做,做则好”的工作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见到成效。组织处室长、支部书记述职,建立定期通报、组织约谈制度,确保委党组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要明确责任抓落实。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三个强化”。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季度工单”和“三项清单”,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委纪检组要认真落实监督责任,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严格落实委党组“三严三实”要则、执纪问责规定等制度,切实把纪律挺起来、规矩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