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新建公墓生态葬比例将不少于35%

30.03.2015  08:51

  在定点机构办丧,不在小区扰民的可领取1500元的定额补贴;全省首家100%纯生态葬陵园明年将投入使用;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墙”转变……清明节前夕,扬子晚报记者跟随省民政厅在南通、常州等多地采访发现,各地疏导民众节俭、文明、生态殡葬的创新做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我省也公布了殡葬改革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将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新建经营性公墓生态葬比例不少于35%,公益性骨灰堂覆盖到乡镇,全面建立节地生态奖补制度。

  【节地生态葬】 新建公墓生态葬比例不少于35%

  不同于普通的墓园,常州栖凤山人文陵园是一座公园化陵园,不少市民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即便是不留名不留碑的生态葬,也愿意选择将亲人葬这里。常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舒洪喜介绍,这仅是常州的一处生态葬陵园,明年清明节前“龙城古园”还将投入使用,这也将是全省第一座100%纯生态葬陵园。据介绍,该陵园规划建设生态葬容量1.5万到2万个穴位,以生态自然的手法打造幽静祥和的园林系统。

  在南通采访时,记者也获悉,新审批的墓地“生态故园”也是以花坛葬、树葬、草坪葬等为主,生态葬比例占到80%,规划可使用100年,今年年底前也将投入使用。

  扬子晚报记者从全省推进殡葬改革会议中获悉,今后江苏的公墓管理将更加规范,到2020年,新建经营性公墓生态葬比例不少于35%,现有经营性公墓存量土地的生态葬比例大于 20%。现有公益性公墓倡导墓碑小型化、少占地,新建公益性公墓提倡以建草坪葬、花坛葬等绿色节地安葬设施为主。

  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所有墓园都只卖传统墓地,肯定有土地耗尽的一天,节地生态葬,是化解“墓地危机”的必然出路。

  此外,还将全面建立节地生态奖补制度,对把骨灰存放在花坛葬等少占地方式予以免除费用或给予补助,对树葬、江海葬等不占地方式给予一定经济鼓励。

  【骨灰寄存】骨灰寄存城乡一体推进

  在南通崇川区,毗邻狼山有一座缅怀亲情,追思逝者的静谧之所——南通市东华塔陵园。据陵园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目前园内共有穴位7万多,已经存放5万多个,预计利用率达到95%,骨灰寄存价格在5000元到1.5万元左右,相比墓地便宜了许多。“这也是全省利用率最高的骨灰寄存陵园。

  据介绍,在南通,骨灰寄存堂已覆盖城乡,1318个村建了近1000座骨灰堂,村民对骨灰寄存从排斥、认可到现在已成为习惯。

  生态葬被称为殡葬改革的二次革命,但从“入土为安”到完全生态葬,不可能一蹴而就,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墙”转变,骨灰寄存就是过渡方式。

  “从地下到地上,从入土到寄存,这是少占地的典型方式。”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张汉平认为,过渡要几年还是几十年,很难说,但这是改革方向。目前我省已有常熟、扬中等地100%实现骨灰堂寄存,公墓全部关闭,张家港、太仓等地也基本实现了全免费骨灰寄存。不过苏南苏中苏北城乡经济、风俗等差异很大,需要逐步引导。

  我省的目标是到2020年,县级殡仪服务设施和乡镇公益性骨灰立体安放设施实现全覆盖。

  【文明殡葬】推广文明殡葬,适时出台普惠政策

  走进南通市崇川区殡葬服务中心,这里的治丧“静悄悄”:没有吹鼓手,纸钱有专门的焚烧炉,不再烟尘纸灰满天飞。像这样的集中守灵点,南通市区共有14个,64%的居民选择集中守灵方式,相比于2010年刚倡导时,认可度上升了50%。

  南通是全省首家奖励集中办丧的城市。南通市民政局副局长陶荣龙介绍,为了引导市民集中办丧,规定城乡居民在定点机构办丧,不在小区扰民的给予1500元/户的奖励。

  据悉,今年全省都将推广南通集中办丧的做法。此外,惠民殡葬已全省全覆盖,各级财政年补贴惠民殡葬费7-8亿元,减轻了群众治丧支出的经济压力。

  下一步,江苏将尽快出台并实施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的适度普惠型殡葬政策,加快建立殡葬改革激励引导机制,纳入惠民殡葬范围,对群众自觉到集中文明出殡点办丧的给予一定经济补贴。到 2020年,各县(市)拥有 1 个以上集中守灵的殡仪服务中心,群众参加文明集中守灵、骨灰节地生态安葬和文明祭扫比例大幅提升。(王赟)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