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政年投入超千万元助高雅艺术进校园

07.02.2017  21:33

  随着2016年度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最后一场活动“乘着声音的翅膀·中学生语文经典必读必背篇目名家朗诵音乐会”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结束,历时8个月的演展活动完美收官。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项目经费总预算为1200万元,共有49个单位合计70个项目中标,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签订了116场演出(展览)。

  据了解,为提高师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江苏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自2011年起至今,演展项目440场,受益学生70余万人次,在全省各大、中、小学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通过6年的实践,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不断总结经验,重视过程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指导和评估,高雅艺术进校园实施成效逐步提升。

   首设“非遗”传承的启示

  2016年11月10日晚6点,一群越剧演员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后台忙着上妆。“我们这次带来了竺派看家戏———大型神话越剧《柳毅传书》,这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南京市越剧团有限公司团长张玲表示,进校园可以拓宽戏剧的观众群,越剧相对节奏快,易懂,很多年轻人也非常喜欢。

  “政府投钱搭台,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师生、学校,还是我们演出单位,都是受益者。为了迎合年轻化的观众,越剧也在不断创新,舞台、唱腔等都不再程序化表演,而是怎么美怎么呈现。”张玲说,相比过去戏曲遇冷的处境,如今演出市场大幅增加了30%,这让戏曲人员有了动力和希望,踊跃竞标,使出浑身劲,推广最好剧目。

  据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已经开始关注传统艺术项目,随着学校希望“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呼声越来越高,2016年,在项目招标前的讨论会上,专家们格外关注“非遗”进校园的主题,经过专家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复,首次设立“非遗”项目,将“传统艺术校园传承专项”作为分包公开招标,《中国木偶神韵》《柳毅传书》等10个节目成功入围。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传统的经典剧目,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及传承传统艺术的使命感。“《柳毅传书》情节很感人,舞台效果非常震撼,给我们第一次观看的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变成了越剧的迷妹了。”南理工大二会计系学生钱丹丹笑着说。

   改革创新多元的意义

  除了传承,江苏还非常重视艺术的“多元”,在节目形式、演展单位、接收演展学校方面都有所体现。2016年拓展项目共70个,分为“音乐会”“歌舞综艺”“戏剧曲艺”“美术设计”“传统艺术校园传承专项”5个类别,节目类别与演展形式丰富多彩。参加演展的单位有49个,比2015年增加了13个,增加幅度超过1/3。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艺术团体以及社会专业团队,积极踊跃参与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展现出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实施的成效和影响力。

  同时,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2016年,有近百名知名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演员、书画家、手工艺大师走进校园。“学生们近距离观赏大师的表演和制作,进一步感受了经典艺术的魅力。”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王红蕾表示,名家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升了节目的品质和演展的效果。

  名家进校园,不仅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而且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感染力强,正能量足,教育意义大。”无锡市惠山区区委书记吴仲林在锡山高级中学观赏名家朗诵音乐会后表示。

   倾斜苏北美育的平衡

  “高雅艺术进校园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美育的认识和感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长张鲤鲤认为,孩子们非常渴望接触高雅艺术,尤其是苏北农村学校的学生们。为此,从2011年设立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伊始,江苏就特别关注艺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苏北及农村地区,每年都保证一定数量的演展节目走进苏北地区的大、中、小学。2016年继续强化向苏北倾斜的原则,不仅在演展场次方面有足够的保障,而且明确要求一批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节目前往苏北地区学校演展。

  据统计,70个中标节目有46个节目先后在苏北演展,占节目总数的65.7%。全年116场演展节目,苏北地区就有61场,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比2015年多出17场,增幅为38.6%。

  “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进入苏北和农村地区高水准的节目演出场次仍然不够。”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评估办公室胡行岗建议,希望省财政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关注农村和薄弱地区,加强文化与教育联动,实现江苏省文艺繁荣与更多学生欣赏高雅艺术、提高审美修养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