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9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出炉
备受各界关注的2019年江苏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近日出炉,这是江苏第二次对全省高质量发展进行“统考”。
全面实施综合考核,是江苏深入贯彻新思想新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作为统筹全盘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的这场年度“大考”,通过考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优化、“考题”“考点”的动态调整,有力地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考”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认识、新动力,考出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新提升,“考”出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考题”与时俱进,导向更鲜明
考核是“指挥棒”。考什么、怎么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什么”“怎么干”。综合考核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形势任务、紧扣发展导向,才能保持强大生命力、承载使命职责。2019年各地各单位面对的,正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考卷,“考点”也有相应调整。
“今年,省考核委出台了综合考核‘1+5’政策文件和若干管理制度文件,对考核体系进行了优化,考核指标更加精准科学,在优选关键性、支撑性指标的基础上,增强考核的牵引和撬动作用。”省考核办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指标的导向性更强,比如,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增设“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围绕加快发展速度,将水平指数与发展指数的比例,从5:5对半开,调整为4:6,在稳住总量的同时,鼓励各地能快则快发展,以发展实绩论英雄。新增“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比例”“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联网覆盖率”等指标,则回应广大群众上好学、看好病的期盼。
另一方面,指标的精准度更高,体现差别发展,抓重点、破难点的新要求。“强化分类设置,明确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分值比例为8:2,在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鼓励差别发展。”该负责人举例,对设区市的考核对标国家考核指标、突出引领性指标,比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政府债务率、营商环境、空气质量等指标权重设定在4%以上。同时通过个性指标的设置引导地区差异化发展,“苏南地区增设总部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等指标,苏北地区则强化铁路、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提高低收入人口脱贫、经济薄弱村消除等指标权重,增加农村住房改善指标。”
而对于省级机关来说,突出“重点工作目标”权重,彰显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刚性要求,同时新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指标,把“放管服”、审批服务等情况纳入考核,推动省级机关转变作风;创新创优项目指标则引导省级机关加大创新探索力度,推动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对首次纳入“统考”的72所省属高校,则主要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与科研落地,包括科研成果有没有实实在在地转化?能不能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推动作用?等等。导向鲜明地把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摆在重要位置。
省地方统计调查局副局长刘学军认为,指标的设置突出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任务,突出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突出强弱项、补短板要求。“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我们据此新设‘农村厕所建设任务完成率’指标。”他说。此外,“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标准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每项新增指标的设置,都是江苏与时俱进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综合考核也是力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有力举措。2019年,省级督查检查考核数量从237项压减到65项;年终考核在内容上进一步减少查核项目,在形式上进一步删繁就简。考核“瘦身”,被考核单位减了负。
2019年12月19日,江苏13个设区市常委组织部长齐聚南京。一天时间里,他们既是考生——轮流上台就本市组织工作情况进行述职,又是考官——参与对各市组织工作的评价打分。
这是党建“统考”从过去相关部门“下去评”,变为各设区市“上来述”的一次探索尝试。既务实高效、公平公正评出得分,又集中展示了各地特色做法和亮点成绩,方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升。本次考核中,组织、宣传、统战部门都采用这一方式,对本系统党的建设成效进行了考核。
对设区市党的建设情况进行“统考”,通过党建的“乘数效应”,取得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效应”,这是江苏年度综合考核制度设计的重要一环。2019年,党建“统考”的对象从设区市拓展到省级机关和省属高校。
具体来说,就是把党建考核得分作为系数,与高质量发展考核得分相乘,得出综合考核总分。“综合排名靠前,不光要发展得好,党建也要抓好,不能‘偏科’。”省考核办有关负责人说,党建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如果轻视党建,即使有了一时的发展成绩,也只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实践证明,党建与发展是同频共振的,只要党建有声有色,基本能保证发展第一要务;进入第一等次方阵,以及排位进步大的,基本都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记者注意到,2019年进入第一方阵的5个设区市,党建得分排位都相当靠前。
首次闯入第一等次方阵的宿迁,就是“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的典范。2019年,宿迁以“基层党建提升年”为抓手,系统推进意识形态、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立足市情、对接“省考”,该市推进项目增速强发展、创新增效强改革、绿色增值强生态、收入增长强民生等高质量发展“六增六强”,打好精准脱贫、农房改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四大战役”,经济社会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列统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0项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92.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考核结果运用,激励警示更“刚性”
记者注意到,2019年度综合考核的奖项有了较大变化。在继续评选20个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20名优秀县(市、区)党政正职的基础上,新评选出9个争先进位奖,包括争先进位综合奖以及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单项奖。
“既褒奖‘全能冠军’,又鼓励‘单项冠军’;既激励基础条件一般但进位明显、态势可喜的,又鼓励单项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打开局面的。不断放大考核效应,更加充分地调动积极性。”省考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考核结果的刚性使用,有正向激励,也有反向鞭策。“考核排名靠前的,用起来;排名靠后的,综合运用约谈、函询、通报等措施,帮助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高。经分析研判确不胜任现职的,该调整的调整,能‘下’的及时‘下’。”
无锡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崔荣国告诉记者:“无锡2019年提拔使用的干部,70.9%是在上一年年终高质量考核获得‘优秀’的干部,充分体现干得好的也要用得好的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次高质量发展考核的28个共性指标中,无锡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营商环境指数、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等综合性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事不避难、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
考核结果的刚性使用,还体现在“点对点”发送到被考核地区或单位“一把手”手上的综合考核结果反馈意见书上。
这份意见书上,所在设区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和党的建设得分情况,在全省13个设区市所处的位次,以及相关指标的全省高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均一目了然;此外还有公众满意度评价情况、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民主测评情况,可以说是一份相当立体、客观的“成绩单”。
“综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让过去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入’的地方深化认识,让‘行动跟不上’的干部加快步伐,让‘落实缺乏创造性’的部门打开思路、有所突破。”省考核办负责人说,一年的实践显示,考核的“指挥棒”效应明显,各地各单位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不断深化对“六个高质量”和“党建高质量”的思想认识,主动对标找差,补短板强弱项。
以省会南京为例,以指挥棒引导实践,该市把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对标先进城市进位情况、核心指标序时进展情况等纳入考核,确保一切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全程体现高质量。2019年GDP增长7.8%、增速居东部地区GDP超万亿城市首位,人均GDP居省会城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省会城市第3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在上年净增1274家基础上再增1517家;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连续4年跑赢GDP。
“最强地级市”苏州,进一步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突出有效投入、创新发展、产业招商考核,激励引导各地加大有效投入力度,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狠抓产业招商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19年,该市牵头推进的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32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135%。全市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6%;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名列全省第一。
去年GDP已逼近万亿的南通,落实国家、省有关部署要求,把长江大保护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长江沿岸生态修复为抓手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经验获全国推广。
放眼全省,刚刚过去的2019年,江苏创新体系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三大攻坚战”、民生领域等一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走在全国前列。(郁 芬)
原标题:江苏2019年度综合考核“成绩单”出炉 一次“统考”,考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