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拟推荐国土资源部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内容公示

16.05.2016  18:02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2号  )的要求,现将江苏国土资源厅拟推荐国土资源部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基本情况、推荐单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和主要知识产权目录等内容进行公示如下,自公示之日起10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项目有异议的,以真实身份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与外事处提出书面意见,来信请寄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与外事处(地址:南京市水西门大街58号,邮编:210017,电话:025-86599821,联系人:姜耀宇)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域)环境地质综合评价       1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王光亚、于军、武健强、龚绪龙、吴曙亮、梅芹芹、陈明珠、曹瑞祥、杨磊、李伟、冯金顺、单卫华 技术评价时间: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以北)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2012年9月7日;《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2012年1月15日 成果登记时间及登记号: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以北)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2014年11月27日,登记号:20150032。《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2013年12月5日,登记号:20140037       2 、推荐单位意见       项目查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域)环境地质条件,在系统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地面及地层变形的长期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对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①研究了在地下水超采/限采/禁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土层压缩/回弹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地面沉降/抬升贡献规律,论述了地面沉降减缓甚至抬升的科学意义,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管控和地面沉降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②提出了地裂缝发育扩展时空演变规律的新论断,研究了地裂缝的拉张、剪切的联合力学成因机制,指出在人类活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地裂缝活化成灾的风险,直接指导防灾减灾工作,为城镇发展规划及重要工程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③系统研究了江、海岸带的侵蚀、淤积规律及现状,并对滩涂资源、深水航道及港口资源进行了评价,为岸线资源及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学依据;④建立了第四纪沉积模式和第四纪地层结构模型,研究了浅部地层的工程地质岩(层)组特性,并进行了工程地质区划分,直接服务于地方城镇及基础设施规划建设;⑤对含水层水文地质结构与水文地质分区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含水系统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含水层“天窗”现象,以及工作区咸淡水形成演化及淡水咸化规律。论述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地下水水质特征,并研究了包气带的防污性能。 该项目符合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同意推荐该项目申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3 、项目简介       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域)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是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在快速经济发展及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在提供清洁优质水源的同时,由于过度的索取,产生了水资源的衰竭,同时也导致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淡水咸化、水质恶化的严重后果;对长江岸线资源及海岸滩涂的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在打破了原有的冲淤平衡的同时,导致了新的江岸坍塌等灾害。研究成果在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行政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城镇发展规划、岸线及滩涂资源合理规划利用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支撑,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论文5篇。       4 、客观评价和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中国地质调查局验收意见一       ①在充分收集了以往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以北)第四纪地质、水工环地质补充调查,获得了翔实的野外原始资料,报告编写依据充分,基础扎实;②进行了区域第四纪地层和沉积相的划分,研究了第四纪沉积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建立了基岩构造、第四纪地层结构、含水层结构模型,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分析提供了依据;③通过10横9纵水文地质剖面,进行了水文地质结构分区,探讨了工作区咸淡水形成演化及淡水咸化原因,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④基本查明了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较详细论述了膨胀土、软土及易液化砂土等不良土体的发育分布特征,工程地质分区依据充分,可作为工程建设和规划的参考依据;⑤从活动性断裂分布及特征、地热异常、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等方面对工作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和分区,结论可信;⑥基本查明了区域地面沉降发育、分布特征及危害,深入研究了其形成条件和机制,建立了地面沉降Verhulst预测模型,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地面沉降防治对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⑦基本查明沿江沿海港口、滩涂资源分布特征以及沿江沿海侵蚀、淤积和岸线变迁特征,评价了江海岸带稳定性,分析了滩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为实施沿江沿海工农业建设规划、港口、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职称。评审专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以北)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项目成果可为地区发展建设规划、资源开发、保障人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2)中国地质调查局验收意见二       ①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调整了GPS监测网布局,加强了对重要沉降区的控制,建立了本地区的观测参考基准,升级了监测点技术标准;新增260公里水准测量路线并实施一等水准测量,提升了区域地面沉降的监测能力,推动了地面沉降点线面集成监测的方法体系建设。达到了项目预期目的;②实施了多尺度、多方法的地面沉降监测。以GPS进行区域控制,基岩标分层标进行关键点控制,长距离水准测量进行线控制,以InSAR测量来补充对面上的精细刻画。总结了多年地面沉降GPS测量经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GPS监测地面沉降技术方案,明确了对观测设备、观测方法、数据解算的技术要求,提高了地面沉降观测精度;③全面总结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控制成效。通过对2000年至2005年间各市地下水开采量、开采井数据的分析,评价了“禁采”深层地下水对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控制效果,揭示了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改善过程中表现出的地区差异特征,为下一步政府部门制定地面沉降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④研究了不同概率条件下的地面沉降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共同作用下的灾害危害性,开展了地面沉降风险评价,及时对潜在的灾害风险进行预警,为各地政府采取规避措施提供决策依据;⑤开展了锡西澄南地区地面沉降风险管理示范性研究。通过把本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与京沪高速铁路的地质安全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完整展示了地面沉降的风险“识别—评价—处置”全过程,提出了“水—土”一体化管理、动态规划的建议,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分析控制提供了范例。评审专家认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项目成果可以为政府实施区地面沉降防控、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3)科技查新报告       ①首次系统研究第四纪沉积模式及地层结构、地下水系统的水质演化规律、淡水咸化机理,评价全新世地层的工程地质层特性;       ②首次研究了地下水长期超采/限采/禁采条件下,地层结构性压缩/回弹特征及其对地面沉降/抬升贡献的时空演化规律;       ③首次提出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基岩潜山型地裂缝发育扩展的拉张——剪切联合力学成因机制;       ④首次基于江海岸线稳定性评价提出岸线资源及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建议。       (4)国际、国内学术界评价       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工程地质国际顶级刊物《Engineering Geology》及环境地质顶级刊物《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上发表;部分成果在中文刊物《自然科学进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二、 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1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 无锡市国土资源学会    南京大学  河海大学       主要完成人: 吴春林、黄贤金、杨武亮、陈艳、包军、黄建春、李安国  赵小风、杨德明、姚云峰、王  鹏、常欣、田红保、董星星       技术评价时间: 2014年1月20日       成果登记时间及登记号: 2015年11月25日;登记号 20160015       2 、推荐单位意见       “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创新研究”项目从公共服务价值链的视角凝练了无锡国土“四全”服务模式的科学内涵、建设目标和管理架构,揭示了“四全”服务的价值链运行机制,总结了“四全”服务模式在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应用推广方面取得的社会经济效应。       项目的创新性在于:在理论上,首次创建了“四全”服务价值链体系,揭示了“四全”服务价值链的运行机制,系统构建了“四全”服务价值链管理体系。在机制上,创造性的构建基于服务价值链的国土业务大流程框架;扁平化组织架构重构了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开创性的构建了“大法规”、“大监察”机制;结合大数据和互联网,创建了基于信息增值的“四全”服务信息价值链,系统构建了用地开发利用全程监管体系和信息化监管机制。在技术上,创建了国土资源数据标准体系,首次构建了全过程、全业务的国土资源信息平台和跨平台、跨网络、跨语言的空间信息共享服务模式。在应用推广上,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国土“四全”服务标准化实务手册》和《国土“四全”服务窗口公共服务规范》技术规范,实现了“四全”服务模式的规范应用与推广,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 该项目符合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同意推荐该项目申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3 、项目简介:       无锡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是“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的简称。全流程优化审批,是依法依规将用地预审、用地报批、土地供应、土地登记等相对独立的审批服务流程,优化整合成精简、畅通、信息共享的审批大流程。全区域便民服务,是改革传统接件模式,打造75个标准化国土资源服务窗口,实现全城通接通办。全业务网上办理,是将“批、供、用、补、查”和“登记”等行政事项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全节点效能监管,是对业务办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电子监管,有效规范行政行为。本项目以提升治理现代化能力为前提,以构建公共服务价值链为核心,以坚守法律底线下的流程再造为主要内容,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落脚点,构建了无锡国土“四全”服务价值链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实施平台,为深化国土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提升治理现代化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项目形成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CSSCI论文4篇),共被CSSCI引用34次。       4 、客观评价: (一)专家组验收意见       2014年1月20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组,对无锡市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相关文档,观看了系统演示,经质询与讨论,形成以下验收意见: 1、项目提交的材料完整,成果齐全,符合验收要求。 2、项目以便民利民为目标,从顶层设计,通盘考虑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设计了“四全”服务模式框架,构建了从用地报批、土地供应到土地登记的审批大流程,提出了国土业务“四全”服务模式,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制度,实现了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达到了预期目标。 3、项目利用工作流、GIS、数据挖掘、Web服务等技术,构建了国土业务及数据流的关联共享机制,建成了“四全”服务平台,实现了国土业务融通、数据互通、区域联通、监管贯通,为国土资源监测监管、宏观调控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平台支撑。项目设计思路正确,技术路线合理。       综上所述,该项目所提供的成果符合合同要求,在国土资源服务模式和便民服务、业务融通及数据关联共享方面有创新,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二)专家组评审意见       2016年3月11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南京组织有关专家(名单附后)对《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成果及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该成果系统梳理、凝炼了无锡国土“四全”服务模式的创新内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管理体系,揭示了“四全”服务模式在实践国土管理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探索性意义。 二、该成果以公共服务价值链为理论支撑,深刻剖析了无锡国土“四全”服务模式在业务流程再造、行政职能转变、信息增值利用和机制创新四个方面的价值链活动,深入地阐述了无锡国土“四全”服务价值链的运行机制,为更为科学地认知无锡国土“四全”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该成果对无锡国土“四全”服务模式实施前后的国土管理绩效及服务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面地分析了“四全”服务的实施成效、经济社会效益、社会感知和响应,为深化国土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积极借鉴。 综上所述,该成果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基于国土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构建了符合“四全”服务模式的“战略—运作—支持”公共服务价值链管理体系,富有创新,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三)项目成果查新、查收查引意见       从江苏省科技查新中心(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查新报告(编号:201532B2508115)有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本委托项目提出了“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的“四全”服务的科学内涵未见述及;构建了基于公共服务价值链的“四全”服务模式未见述及;“四全”服务信息平台和“四全”服务标准化规范未见述及。 由查新报告可知,本项目科学界定了“四全”服务模式的内涵,首次创建了“四全”服务模式的服务价值链,深化了公共服务价值链的内容;首次实现了报批库、供地库和发证库“三库”互联互通,创造性的构建国土业务大流程框架;异地接件实现全区域融合、全窗口统办;集成IRP和EA方法,创立了国土资源数据标准体系;首次构建了全过程、全业务的国土资源信息平台和跨平台、跨网络、跨语言的空间信息共享服务模式;开创性构建了用地开发利用全程监管体系和信息监管机制;率先在全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土“四全”服务窗口公共服务规范》和《国土“四全”服务标准化实务手册》技术规范。可见,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在同类研究中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得到学术界认可,并发表论文6篇。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引文检索报告(2016110476)显示,项目组发表的相关论文中有4篇被CSSCI数据库收录,共被引用34次,他引33次。       (四)地方政府评价       无锡市国土资源局获得无锡市文明委授予的2010-2012年度无锡市“文明行业”、市委市政府授予的2011-2012年度无锡市创建“两型”机关示范单位和2013年度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二十佳单位”、市纪检委授予的2013年度无锡市反腐倡廉建设创新成果二等奖,以及国土资源部授予的2013年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等荣誉称号。此外,“四全”服务平台也被评为2013年度无锡市“信息化示范项目”;《无锡市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荣获2014年度江苏省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国土资源“四全”服务地理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获2015年度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无锡市国土资源“四全”服务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5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一等奖。         三、江苏省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       1 、项目的基本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市国土资源局 主要完成人:鄂建、陈光、朱明君、杨露梅、魏永耀、方强、毛磊、周荣根、吴澄宇、高立 技术评价时间:2013年8月26日 成果登记时间及登记号: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2015年12月29日,登记号20160075       2 、推荐单位意见       该项目用3年时间,系统开展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勘查评价、现状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规划编制、管理政策研究和科普宣传工作。项目从资源保障、合理开发、环境保护、高效管理等方面为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学依据,多项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该项目符合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同意推荐该项目申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3 、项目简介       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是江苏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项目,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项目根据南京市实际,系统的开展了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开发利用调查及示范工程研究、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网建设、数据库建设及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开发利用管理政策研究六个方面的工作,从资源保障、合理开发、环境保护、高效管理等方面为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⑴项目对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条件、开发利用条件和资源量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评价,编制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报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市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方式适宜性进行了分区,为评价浅层地温能资源量、制定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计算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量,评价了浅层地温能的资源潜力,并进行了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为浅层地温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为南京市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⑵系统的开展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从经济社会发展、建筑能耗、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相关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有代表性的12处开发利用示范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示范工程研究报告》,全面总结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⑶采用物联网技术,运用光纤温度传感和电阻温度传感两种技术方法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利用GPRS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建立了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影响监测网络,完成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实现了与国土资源“一张图”基础数据服务平台的融合,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监管提供了高效平台。编制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网建设报告》、《南京市浅层地温(热)能开发利用工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和《浅层地温能数据库建设及信息管理系统研发报告》,出台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规范》,为下一步规范和完善监测网络创造了条件。 ⑷在总结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4-2020年)》,对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部署。 ⑸针对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准入、建设、运营、信息等方面的管理建议,起草了《关于促进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建议稿)》、《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管理办法(建议稿)》和《南京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方案(修订建议稿)》。 ⑹针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社会响应不足的现状,制作了《浅层地温能开发与环境保护》科普作品,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社会认知度。       4 、客观评价和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⑴客观评价 评审专家组:认为项目成果依据充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全面完成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对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监测、场地勘察设计以及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产生的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对代表性的开发利用工程进行了全面研究,为同类工程开发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完成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监测网建设,技术理念先进,编制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规范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编制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在国内同类规划中居领先水平;           ⑵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 国(区)别 授权号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规范 国家行业标准 1.中国 DB 3201/T 255—2015
          四、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1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朱凤武、严长清、高永年、祁帆、杨兴典、鲍桂叶、沈春竹、金志丰、金平华、沈秀峰 成果登记时间及登记号: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2014年8月1日登记),登记号为20140307       2 、推荐单位意见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潜在风险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该项目针对江苏沿海地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基础薄弱,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及城镇建设布局造成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开展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调查和评估,摸清土地资源现状和综合承载能力,为确定江苏沿海地区国土开发规模和布局,促进江苏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以及进行区域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该项目符合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同意推荐该项目申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3 、项目简介 项目通过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地质环境、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建立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实际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数据集和指标体系,初步了解东部土地利用矛盾突出地区和陆海统筹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特点和土地利用潜力,判别江苏沿海地区国土开发利用资源生态环境的空间适宜性和限制性,并进行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和潜力评价,划分空间限制区域,为相关部门编制宏观发展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为江苏乃至国家宏观发展规划及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项目共完成研究报告1份,出版著作1本。相关成果在南通、连云港、盐城等地土地规划与陆海统筹利用等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效益显著。       4 客观评价和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评审专家组:项目开展了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调查评价,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开展了评价,提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对完善土地综合承载力调查评价技术规范有重要支撑作用。           五、宁镇矿集区栖霞山铅锌矿深部重大找矿突破与矿床成因研究       1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华东基础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魏新良 孙国昌 景 山 戚继荣 熊东全 桂长杰 吴志强 钱美平 曾子华 李秋金 技术评价时间:2013 年9 月10 日 成果登记时间及登记号:登记时间2014 年9 月5 日,登记号20140328       2 、推荐单位意见 该项目为2007年度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紧密结合矿山企业需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精神,以开展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在系统收集以往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栖霞山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赋存规律和控矿因素,提出深部矿体主要受石炭系高骊山组砂页岩与黄龙组灰岩之间的Si/Ca界面及其叠加的纵向断裂构造F2控制的科学认识;首次采用坑探+通风井+坑内钻探的勘查方案和矿体下盘施工缓倾角多级变径的钻探工艺,在矿区深部取得了找矿突破,探获新增资源储量综合评价达大型规模;大致查明了深部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产状、延伸规模、矿石类型、矿石品位和伴生组分等;并在成矿元素分带性和相关性、成矿流体、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在铜、金、银矿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为矿山企业提供了后备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成果已应用到矿山生产勘探和生产计划中,对老矿山深、边部找矿具有示范作用,对宁镇地区开展深部勘查找矿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并将对江苏实现地质找矿突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该项目符合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相关政策规定和评审条件,同意推荐该项目申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3 、项目简介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的西部,是宁镇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区内发育的地层志留系-侏罗系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下构造层由志留系-三叠系组成,呈紧闭褶皱形态,局部倒转;上构造层由侏罗系象山群组成,呈舒缓背斜形态。铅锌主矿体上部受上下构造层之间的断碎不整合面;主矿体中下部受下构造层石炭系高骊山组与黄龙组之间的纵向断裂F2控制。矿床类型属多源中低温热液矿床。 为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矿山企业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苏华东基础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在栖霞山矿区虎爪山矿段深部开展详查工作。在充分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矿体赋存规律与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经过近2年的艰苦勘查,在矿区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详查工作在矿区深部发现了新的地质现象,深入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元素的相关性及分带特征,对矿床成因提出了新认识,指出矿区深部有寻找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铜金矿的巨大前景,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老矿山深部找矿的勘查方案与钻探施工工艺。       4 、客观评价 本项目成果推出后,在国土资源系统内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不仅得到相关院士与专家的肯定,也受到各级领导与媒体的高度评价。     权威专家评价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教授级高工余中平为组长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价: 通过本次勘查工作,共圈定矿体15个,其中铅锌矿体7个,硫矿体1个,锰矿体7个,大致查明了矿区34~54线-525米至-950米范围内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及其变化情况,新增资源储量:铅锌矿石共311.5万吨,铅金属量(122b+333)9.45万吨,锌金属量(122b+333)14.33万吨;硫矿石量(332+333)共29.1万吨;锰矿石量(333)14.2万吨;伴生金金属量4.36吨,伴生银金属量287.31吨,伴生铜金属量2642.7吨。工作部署和勘查方法合理,勘查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对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进行了类比研究。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与对比研究,并对-625米坑道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了解。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矿体圈定、参数选择合理,块段划分、资源储量类别划分正确,资源量估算结果可靠。对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进行了概略评价,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基本完成了主要实物工作量,找矿成果显著,工作质量及报告编写符合规范要求,资源储量估算正确,经终审组审查,评为优秀。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毓川评价: 勘查十分成功,找矿取得重大成功,为矿山后续资源提供了保证。又一次说明老矿山深、边部找矿大有潜力,国家应加大此项工作的投入,支持矿山开展勘查工作,栖霞山铅锌矿作为绿色矿山应当向社会加大宣传。 查新结论 江苏省科技查新咨询中心的项目查新认为:未见有本项目所述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矿体主要受背斜倒转翼泥盆系五通组砂岩或石炭系高骊山组砂页岩与黄龙组灰岩之间的Si/Ca界面及其叠加的纵向断裂F2控制的报道;未见有本项目所述的栖霞山铅锌矿体和硫矿体中伴生的铜、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研究的报道;未见有本项目所述的在栖霞山矿区采用坑探+通风井+坑内钻探的勘查方案和矿体下盘施工缓倾角多级变径的钻探工业的报道。         六、南京地铁用地物权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研究       1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丁  华、李世平、赵荣军、于百勇、施凤翔、李坚志、胡  俊、邹  旭、刘寿福、陆钦网 技术评价时间:2014年7月28日 成果登记时间及登记号:2014年12月26日,登记号20150095.       2 、推荐单位意见 研究地铁用地物权、权属调查与土地登记,对于完善我国土地空间权利体系、明晰地铁用地物权、显化地铁资产价值、规范土地空间产权管理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研究意义重大。该项目基于南京地铁,依据《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系统研究了地铁用地物权的分层设立、地铁用地的供地模式,以及地铁用地的权属调查与土地登记技术方法,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合理、技术路线科学、研究内容完整、研究成果丰富,在技术方法上有多项创新,具有较好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项目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已全面应用于南京市已建成的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10号线、S1、S8等6条线路的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工作,为南京地铁建设运营单位开展地铁建设融资、提升运营效益创造了条件,并为国内其他城市开展混合土地空间确权登记、地铁用地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等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该项目符合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条件,同意推荐其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3 、项目简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大力推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土地立体空间开发日益广泛。特别是,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全面进入地铁时代。地铁是一笔巨大的国有资产,这其中包括地铁所占用的土地空间。然而,地铁用地涉及地表、地下和地上等多种土地空间,用地状况复杂,且地铁用地物权设定、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并无现成的具体操作办法可依,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本项目立足南京地铁用地,系统研究了混合空间用地的物权分层设立、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等关键技术方法,保障了南京地铁用地供地管理、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的顺利实施,对于明晰地铁用地产权、保障地铁用地物权、显化地铁资产价值、盘活地铁资产和加强地铁运营管理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获得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二等奖,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7篇。       4 、客观评价与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一)验收意见       2014年7月28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南京地铁用地物权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研究”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1、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 2、项目基于南京地铁,研究了地铁建设用地物权的分层设立;结合地铁用地特点,依据《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地铁建设用地供地、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法。 3、项目研究成果得到了实际应用,完成了地铁2号线地籍调查与登记,以及地铁1号线江南六区段线路及地表车站地籍调查。 4、项目经费预算与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目标明确,技术方法科学合理,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二)鉴定意见       2014年7月28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南京地铁用地物权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研究”项目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查新报告和用户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地铁用地包括线路用地、站场用地、配套服务用地等,涉及土地的地上、地表、地下空间利用,用地类型多样、权利关系复杂,探索地铁用地权属调查与登记,对于完善我国土地空间权利体系、明晰地铁用地物权、显化地铁资产价值、规范土地空间产权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项目研究意义重大。 2、项目基于南京地铁,依据《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地铁用地特点,研究了地铁建设用地物权的分层设立原则与方法;在地铁建设用地供地、权属调查、土地登记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法,并通过投入实际应用,完成了地铁2号线地籍调查与登记,以及地铁1号线江南六区段线路及地表车站地籍调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清晰、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完整。 3、该项目的特色与创新有: (1) 确立了地铁建设用地物权分层设立的具体原则、途径与方法,提出了地铁保护用地物权的设想。 (2) 提出了“前期按地铁规划设计预供地,建成后按实际建设用地现状供地,完善用地手续”的供地模式,以及地铁商服用地采用协议出让方式补办用地手续的方案。 (3) 针对地铁用地走向基本与城市主干道路一致,具有空间多层次性等特点,探索了地铁权属调查中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以及宗地设立的原则与方法。 (4) 基于二维地籍数据库,为了更加直观、形象的反映地铁站台及其配套建筑用地状况,在地铁建设用地土地登记方面进行了探索改进:一是提出“同站点多宗地归户合并登记,发一本土地证书、赋予一个土地证号、详细备注各宗地信息”的方案;二是提出“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分层设立,分层制作宗地图,地下土地使用权范围为地下各分层之和”的技术方法,采用“外围设宗、分层调查、整体登记” 的方案,实现了多层次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分层登记;三是设计了“归户宗地图”、“地下车站分层宗地图”,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卡、土地证书的填写方法。 (5) 为避免产生大量的冗余地籍档案,在土地登记方面提出了“一条线路一套申请材料”的方案;为提高地铁地籍档案的系统性,在地籍资料归档方面提出了“依证立卷、整体归档”的方案。 综上所述,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方法科学合理,创新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建议做好后续总结完善和应用推广工作,充分发挥项目整体效益。 。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2016年5月11日

观点丨泰兴市检察官:室外空调安装员坠亡,谁之责?
自刑法修正案(六)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放宽到从检察院
多向配合 凝聚合力 灌南县检察院与海警局探索海洋保护新路径
为进一步深化检警协作配合,共同守护海洋生态环境,检察院
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研发大数据监督模型应对骗保监管难题
“检察机关通过监督模型发现并移交了170余人骗取医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