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市民2014年工资去哪儿了? 房贷消费占七成

04.02.2015  21:02

  中国江苏网2月4日讯(记者 胡笳 张勇 徐静)2014年已经远去,相信不少市民已经写好了所在工作岗位的“年终总结”。不过,大家也该对自己的工资“年终总结”一下了,知道自己的钱去哪儿了吗?

  近日,笔者从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中,港城储蓄存款新增101.43亿元,余额达到929.4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52.1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9.04%。房子依旧是港城市民花钱的主要去处。

  房贷刚需消费占七成

  市民顾先生在2014年年底终于买到了心仪的房子,房子成交价为83万元,算下来每平方米6700元。“这时候买房子主要看中了新颁布的房贷优惠政策。”顾先生表示。

  类似顾先生这样的市民还有不少。伴随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成为带动房地产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统计数据显示,到去年12月末,港城居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25.9亿元,占房地产贷款余额的77.7%。其中,2014年,全市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1.2亿元,其中执行首套房贷基准及以下利率的累计发放49.1亿元,占比达69%,这部分贷款全部为支持居民购买首套或第二套改善型住房。

  “去年初,受贷款规模紧张及上年末累积下来的房贷影响,市区各银行普遍出现房贷排队现象。去年下半年,房贷新政策出台,连云港辖内各金融机构陆续按新政执行,这一政策较好满足了刚性需求人群的房贷需求。”人民银行货币信贷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据了解,目前针对首套房客户,我市工行、东方农商行、灌云农商行都已执行基准利率的0.95倍,农行、交行、江苏银行等银行机构对优质客户,也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下浮,而对于拥有两套以上或未结清住房贷款的,各家银行执行标准不一。

  股市和银行理财成工资新去处

  市民王女士去年10月退休,取出了6万元的公积金账户余额。原本准备将这笔钱存银行的她,在听朋友说股市形势大好后颇为心动,不顾家人反对开了户。每天上午,王女士就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咖啡厅炒股。不久,她就尝到了甜头,不到两个月,她就赚了2000多元。王女士算了算账,感觉这比银行储蓄利息高了不少。对许多市民来说,2014年经济生活的最大变化,就是理财投资渠道的增多,炒股、银行理财成为不少市民工资的新去处。

  伴随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崛起,银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揽储压力。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以后,港城银行存款呈下降趋势,受此影响,2014年下半年银行存款分流趋势明显。

  为此,港城银行也打响了理财反击战,招商银行、江苏银行等相继推出“宝宝类”理财产品,其中,一家商业银行更是创新推出直销银行,不设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通过手机实现理财产品营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该行直销银行新增有效户数10045户,新增保本理财36.95亿元,占新增存款的54%。

  股市或将成为2015年最大投资机会

  2014年市民的投资方式明智吗?2015年的投资形势又会有怎样变化?笔者就此咨询了中国银行连云港分行财富中心主任陈双亮。

  “整体来看,市民的投资方式多元化,让资金配置更加丰富,这种组合型配置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能提高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市民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投资渠道,如老年人的养老储蓄金应更多考虑降低风险。”陈双亮说。

  陈双亮表示,2015年最大的投资机会将来自股市。“年初迎来一段震荡调整期后,在二三季度或将迎来股市的好机会,市民可以选择投资股市,或者购买与股市相关的私募基金等理财产品。”陈双亮说。此外,他比较看好一直被忽略的债券市场,资金价格走低或将成为2015年的主基调,但是从中长期走势来说,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可观。市民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型基金向此靠拢。

  不过,对于爱好“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受到投资渠道分流、资金价格持续走低影响,货币型基金价格将无法再现2014年年初的盛景,“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此类投资者或许可以考虑换一个新投资去处了。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