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少年班已长成荣誉学院

28.12.2015  14:11

文理贯通,自由选专业,全英文授课——

30年,少年班已长成荣誉学院

  新华报业网讯  想到天才苗子,第一个跃入脑海的是不是“少年班”?昨日,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办学30周年院庆,不少当年的“少年大学生”返校祝贺。很少有人知道,匡亚明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的南大少年班,如今“少年班”全国仅剩两家,而各高校培养拔尖人才的“试验田”却并未荒芜。当日,全国各高校荣誉学院就“拔尖人才培养”主题展开交流。“少年班”探索,已延伸到“强化班”、荣誉学院的身上。

  曾经的“少年班”,

  老师犹如“大家长

  蒋国荣是1985级南大少年班招收的首批学生。在中科大“少年班”的影响下,当年全国有不少高校招收“少年班”。

  电影《少年班》里,考入少年班的学生都被描绘成“智商爆表”的天才少年,但少年班第四届学生、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终身教授王能告诉记者,现实中的少年班学生其实和普通大学生差别不大,“闲暇时打桥牌,宿舍休息时会开‘夜谈会’。在学习上,大家都比较勤奋。”王能认为,少年班“重基础”的教学模式为自己的科研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5届少年班共招收了110名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家庭住址和个人习惯,时任南大少年部副主任的桑志芹老师都能清楚地记得。昨天的活动现场,桑老师的手机一直没停止过。毕业生们争先恐后地向桑老师汇报自己的最新动向,俨然把老师当成了“大家长”。

  “我的确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带着这一批学生。”桑志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到一名13岁学生的宿舍,亲手给孩子洗过被子。

  少年班的“学霸”们都去了哪儿?蒋国荣说,出国留学占了大多数,当年班里60多个人当中有40多个人出国深造。尽管伴随争议,“少年班”还是造就了大批科研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说,在少年班学院,45%学生赴欧美攻读研究生,37%在国内读研,只有9%左右选择就业。

  大平台培养,

  “好苗子”还需厚基础

  一路伴随光环和争议,各高校纷纷停办“少年班”,南大在1991年停办“少年班”,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1989年,南大在全国率先创办“强化班”,学生在高三学生中选拔。许多大学又掀起“强化班”热。

  “进入强化班后拿到课表,大家都惊呆了,文科强化班竟然也要学物理!还是全英文授课!”1989年入学南大首届文科强化班的尹恒斌,现在是贵州省毕节市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

  “当时我们很不解,文科强化班按理说应该突出‘文史哲’,为什么还要学理科?工作后才发现,‘大文科’‘大理科’的通学教学理念,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的确有好处。”毕业后走上行政岗位,尹恒斌延续了学生时代的踏实作风,“举个例子,我去理工科单位检查工作时,单位的技术人员向我汇报,我就能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

  在强化班基础上,不少高校纷纷建立荣誉学院,进行“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尽管各个学校培养人才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基础、大平台、重兴趣是大家共同的特点,也延续了“少年班”的一些思路。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院长王炜介绍,学生进来不分专业,统一放在大理科平台、大文科平台上培养,数理化文史哲什么学科都得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更广、基础更厚实。

  自由选课,自由选专业,自由选导师。“少年班”学院把权利还给学生。对于发展方向,也给学生更多选择自由,陈旸认为,必须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减少功利、重在长远。“这好比盖房子,先打好盖大楼的基础,至于你今后想盖几层,自己决定。

  精英教育,

  不能培养冷漠的人

  各校培养拔尖人才的学院聚集的都是一批高智商的学生,学校配给的也是最优质的师资。在这样环境下,学生极易出现严重功利主义的倾向,学风浮躁,金钱主义盛行,学术视野短浅,不甘坐冷板凳从事基础性研究。

  “大学是培养优质公民和精英人才的殿堂,而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地方。”陈旸表示,应该特别强调责任与担当,要培养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感恩社会,充满人文关怀,关爱弱势群体,这群人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否则将得不偿失。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孙华表示,学校也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可能缺失的重要元素。“比如我们学校强调的‘博雅’教育,博是强调多学科背景,‘雅’是指做人第一,学问第二。”此外,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元素。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