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江苏每个街道都要有老人助餐点

02.12.2015  10:58

  如何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何提高民生保障,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昨天,江苏省委就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委农工办就“百姓富”的主题进行了专场发布。未来5年,江苏将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

  到2020年,全省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每千名老人40张,基本实现每一个街道都能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企退人员养老金年均增幅超10%

  待遇水平稳定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幅超过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011年的60元提高到2015年的105元,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高35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4.8%和72%,比“十一五”末提高4.8和12个百分点。大病保险参保患者合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基础上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累计25.3万人受益、金额达7.1亿元。

  收入方面,与“十一五”末相比,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累计分别增长52.5%和69.8%,公务员津贴补贴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面实施。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保障低保对象77.4万户142.9万人,城乡保障标准分别由2011年的382元/月和304元/月,增长到2015年的583元/月和518元/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2%和14.4%。全省低保最低保障标准为335元/月,达到省定4000元/年的扶贫标准。全省46%的涉农县(市、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全省养老床位数达到5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到12.3万张。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政府保障和补贴的对象由1.9万人扩大到25万人,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600元、950元。

  保障低保对象达142.9万人

  谈部署

  省人社厅: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让“百姓富”,就是要努力促进人民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谭颖说,首先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另外,在社会保障上,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和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建立健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此外,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在助推居民收入增长上,谭颖说,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落实和创新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等基本制度。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发挥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收入职工的“提低”效应。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落实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动态调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完善企业欠薪预警和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制度,建立对欠薪行为的多部门联动惩戒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

  实现“百姓富”的美好蓝图,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民生改善的程度、托底保障的质量。

  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坦言,十三五期间,要织牢底线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苏南以市为单位、苏中苏北以县为单位,在2020年前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全面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和病种限制,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比例达到100%,其他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比例人均达到70%以上。同时将非户籍人口也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着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到“十三五”末,城乡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80%、40%。到2020年,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床位占比分别提高到50%、70%以上。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他说,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十三五”期间还要求各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建成1个达到国家标准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省民政厅:进一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

  省委农工办: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农民增收

  “十三五期间,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江苏省委农工办主任赵旻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帮助农民更多分享来自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支持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此外,激发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

  赵旻说,此外还要加强政策惠农促进农民增收,以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为例,全省每年发放的补贴资金超过70亿元,使得1300多万农户、近4000万农民直接受益。要完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机制,让农民更多更直接得益。

  热点关注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越来越大,但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缓解矛盾?谭颖介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下一步主要是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全体劳动者从学习阶段到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都有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完善职业培训促进政策,即: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免费接受职业培训政策。

  谭颖认为还要统筹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用人指导和对劳动者的就业指导,搭建全省统一开放的劳动力供求对接信息平台,为劳动者就业、企业用工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5年后每个街道都有老人助餐点

  老龄化社会,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如何让老人颐养天年?

  “居家养老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意愿。”侯学元坦言,但面临着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的难题,机构养老专业化水平高,直接服务人群有限。

  他说,下一步全省要打开养老机构的“围墙”,将机构内的助餐、医疗、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二要在居民小区内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就近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实现机构养老专业化与居家养老亲情化的有机结合。三要在街道(乡镇)层面广泛建立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主要为日间无人照料的半失能老人提供助餐、基本护理、精神关爱等托养服务,并支持居家养老。此外,在街道层面引入社会力量运营中央厨房,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有规模的配餐服务。

  目前,江苏已将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每一个街道都能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专家解读

  让“百姓富”,还要缩小收入差距

  如何做到“百姓富”?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孙月平认为,首要的是增加百姓收入。收入又分为四部分,首先增加工资性收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要改革,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员工收入;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是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住房、股票等,这部分要保障住房消费、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第三是增加经营性收入,主要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创业条件,鼓励大学生、农民工自主创业,通过互联网+来创业。第四部分是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帮助贫困者脱贫。

  孙月平说,要让百姓富,还要缩小收入差距。这个差距既包括缩小贫富差距,还包括城乡之间差异,以及全省各地区、群体、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要缩小。而第三大方面是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让大家在医疗、养老方面无后顾之忧,大家才敢花钱,去消费。

原标题:

编辑: 周莉娜、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