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将提前实现翻一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给京郊农村带来哪些实惠?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获悉,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意见,综合运用五大理念系统推动新时期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提前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收入农户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工作目标。
“统筹规划建设雪上运动小镇、世园小镇、环球影城小镇、新机场服务小镇、高教小镇、医养小镇、科技信息小镇、休闲旅游小镇、现代农业小镇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形成环境优美、和谐宜居、产城一体的新格局。”意见给出了未来京郊农村的美好图景,也明确了未来五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创新,推进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健康养老
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加快构建和完善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总体任务的60%。稳妥推进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健康养老、乡村旅游试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围绕市民需求进行生产,提高生产的组织化和区域特色化集中程度,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水平,满足市民对优质、鲜活、安全农产品的需求。
协调,今年新启动300个美丽乡村建设
意见提出,完善本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年内新启动300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农村地区400个村庄煤改清洁能源;大力治理农村散煤,实现使用燃煤取暖的村庄优质燃煤全覆盖。启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六网”改造提升工程。
编制中心城城乡结合部专项规划。着力推动“一绿”、“二绿”地区已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落地实施,再新启动一批建设试点。严控违法建设,加大人口调控力度。推进通州区、房山区、大兴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重点小城镇产业园区的低端业态疏解,促进腾笼换鸟。
绿色,启动国家公园建设试点
意见提出,树立大农业观,推进都市农田、城市森林、生态水系、绿色廊道、山区生态屏障统筹一体。进一步加大平原地区森林湿地建设,加快行政副中心、冬奥会场馆区等重点区域的森林、湿地和公园绿地建设。推进本市国有林场改革,启动国家公园建设试点。
2016年,本市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环境,新增城市绿地400公顷,新增绿化面积8万亩;实施人工造林6万亩、低效林改造6万亩、森林健康经营60万亩;加快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花卉园艺、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观光采摘等绿色产业,新发展规模化苗圃3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果园4万亩。
开放,加强京津冀农林水合作
意见提出,立足于京津冀三地间农林水合作,推动农业向外拓展,加快构建大尺度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不断扩大首都生态环境容量。
深化京津冀生态建设协作方面,将建设一批森林疗养、森林体验教育、森林文化展示等试验示范区;围绕建设张承生态涵养区,实施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构建森林资源一体化保护的环首都生态安全圈。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重点完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与张承地区共同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官厅、密云等水库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力度。
农业协同发展方面,加快建设环京津蔬菜基地、奶源生产基地和肉类供应基地,推进产销对接。打造环绕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种业网络状发展格局,加强南繁基地建设,促进优质种子、品牌农产品走出去,不断提高北京农业的影响力。
共享,年内实现低收入村定点帮扶全覆盖
意见把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大力气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
“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实施扶持产业、促进就业、山区搬迁、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社会帮扶的“六个一批”分类帮扶措施,调整低收入农户及低收入村认定标准,2016年上半年要完成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
市、区各部门政策和资金将向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建立市级统筹、区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健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高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机制,年内实现低收入村定点帮扶全覆盖。
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意见要求,深化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王皓 徐静芸) 制图/焦剑
工作目标
★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实现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
两个提前翻番
提前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收入农户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四个提升
★首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郊区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农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都市型现代农业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