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体测增加难度 老教师:60年前学生都重视锻炼

22.03.2016  11:06

  我高中毕业离今整整60年,由于体育给我带来了甜头,至今我仍然坚持锻炼,现在我已七十有九,还能连续慢跑三四千米,做引体向上、爬绳、头手倒立,而且没有“三高”。

  黄文宣老师的手写稿(节选)

  这两天,有关《江苏省大学生体能考核指导标准(试行)》发布的消息,在大学生微信朋友圈里刷屏。很多学生认为,女生测2000米,男生测2400米,要求太高。不过,3月20日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发的一条微信,“震惊”了不少人。微信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教师回忆,自己60年前读高中时,同学们都爱运动,每天至少要花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在体育锻炼上。更重要的是,并不像如今很多家长担心的那样,运动多了会影响学习。恰恰是,全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全部考上了大学,而且不少考取了北大清华。

   大学生吐槽

   新标准太严

   跑步不如多读点书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田径场的一侧铁丝网上,悬挂着这样的标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

  学生小陶说,每次清晨咬牙爬起来到操场锻炼,看到这句话就心潮澎湃,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跑一圈就开始喘,800米都难,更别说2000米了。”小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一跑步就感觉腿肚子酸疼。然而停下来后,又没有继续跑的勇气。“身边不少女生上午没课就在宿舍睡懒觉,每周坚持锻炼的只是极少数。

  南财大法学院大三学生小李说,他身边同学知道江苏大学生体能考核新标准后,也是满腹牢骚。“有的说身体健康、能吃能睡就好了,考核体育有什么意义。有的说,从高中就很少上体育课,现在一动就累。跑1000米还凑合,要跑2400米,还要计时,就悬了。”小李说,与其在操场疯跑,不如静下来好好读点书,学点技能好找工作。

   老教师回忆

   60年前,同学们都很重视强身健体

  然而,南理工动商研究中心所发的一条微信,却让忙着吐槽的学生们汗颜。

  微信的内容,来自79岁老教师黄文宣的回忆。老人家现居加拿大温哥华。他针对国内年轻人不爱锻炼的现状,特别发来一篇手写稿,回忆自己60年前上高中时的情景。

  黄文宣回忆说,1953年秋,他就读于福建莆田第二中学。那时每周四节体育课,分两次上。到第二学期,体育课的内容就以“劳卫制”的必测和选测项目进行安排,男生有100米、10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铅球,还有篮球、垫上运动和跳箱等项目,涵盖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

  “‘劳卫制’是当时从苏联引进的,要求国民,尤其是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去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恰在当时,参军、报考飞行员和高考都必须通过体检规定的标准,所以,所有的同学在思想上对强身健体都非常重视。我们53级有三个班,共135名学生,女生只占1/6,90%以上是从乡镇和山里来就读的寄宿生。学校号召学生,毕业之前,人人通过一级劳卫制标准,所以在体育课上个个努力认真、不甘落后,体育教师更是言传身教、严格要求。”

    锻炼学习两不误,全考上本科

  黄文宣写道,在课外,学生还自发组织锻炼小组,每组3-4人,选其中体育较好的一个当组长,负责组织、监督和指导。对个别差生,体育教师指定特长生为他们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有少数同学自感身体单薄,经常提早起床到操场跑步或做引体向上,也有的在晚自修之后进行。在每天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很多同学就抓紧时间到操场做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爬绳,也有的跑去跳高和跳远。

  800米和1000米测验是多数学生最害怕的项目,由于学校不是标准体育场,所以他们得步行20分钟到县公共体育场400米跑道去测验。对于少数长跑难以达标的同学,体育科代表在测前都作了辅助的安排,指定一些同学负责领跑、场外报时和终点牵扶。大家同心协力、相互帮助,“通过一个就给全班增添一份荣耀,这是每位同学早已形成的共识。

  他回忆说,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花在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学习时间的1/4,而寄宿生每星期六、星期天还得往返步行2-4小时回家取粮。“没有一个学生感到开展这么多体育活动而影响文化学习,恰恰相反,它无形中促进了智力的增长。1956年高考录取统计,我校全年级135名同学,有134名考上大学本科,其中十几位考上北大、清华和上海交大,只有一位姓蒋的男生因急性阑尾炎发作未能参考,但次年也考上了大学。”黄文宣是135名毕业生中文化课排在最后的几位,也考上了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今苏州大学)。

  如今,高中毕业整整60年,老人家由于年轻时加强体育锻炼,也给自己带来了甜头,“至今我仍然坚持锻炼,现在我已七十有九,还能连续慢跑三四千米、做引体向上、爬绳、头手倒立,而且没有‘三高’。

    60后老师分享

   30年前,大学生跑2400米毫不费劲

  南大学工处处长尹三洪是个60后,南大毕业生。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年自己读书时也特别喜欢运动,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我们那时候男生都喜欢光着脚丫在操场上跑步。男生跑2400米,一点也不费劲。我现在每天走路超过15000步,集中暴走9公里以上。我常常还从南大仙林校区走到鼓楼校区,沿途要4个多小时,但是我越走越精神。”尹三洪说,他是个暴走达人,从2013年5月至今,他已经累计走了4190公里。他常常跟妻子说,除了工作,最大的乐趣就是走路。

  他分享说,一天工作下来感觉很累,休息半小时后出去走走,从第二圈开始越走越快,感觉很爽。

   心声

   现在大学生

   为什么懒得动?

  男生:网络的吸引力太大

  女生:身边没有运动氛围

  为什么老一辈大学生都爱运动,也没耽误读书,现在的很多学生却常常称自己没有时间锻炼呢?南财大一位大三学生小王认为,主要是过去没有网络,“以前除了看书和体育运动外,没有别的乐趣。而现在不出门也可以知道天下事。所以周围很多人甚至一天不出门,叫个外卖就解决所有问题。”他说,不少年轻大学生喜欢宅在宿舍里打游戏,主动跑步锻炼身体的很少。

  还有男生说,网络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被一个游戏吸引的,几天都下不来,更迈不开步去操场了。”还有女生说,自己倒是想锻炼的,但周围人都不运动,没有形成运动氛围,自己也就放弃了。

   专家

   现在的及格成绩

   30年前只能拿20分

   大学生越跑越慢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表示,近30年来,大学生耐力素质下滑速度惊人。“例如,2014年大一男生1000米跑的平均成绩是4分32秒,而在1989年是3分55秒,足足慢了37秒;2014年大一女生800米平均成绩是4分34秒,而1989年是3分50秒,慢了44秒。这些年学生们跑得越来越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是一降再降,现在大学生1000米或800米测试的及格成绩,放到30年前只能拿20分。

  他说,从动商研究角度来说,“人运动是给大脑供氧的。人在学习时开发了左脑,而运动时开发了右脑。右脑的功能是左脑功能的100万倍。而现在大多人右脑只开发了4%左右。”他说他们业内有句话说,“‘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锻炼过后再上动脑筋的文化课,效果最好。”

  因此,王宗平呼吁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宁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多给孩子时间去跑一跑。因为人生是马拉松。“从小运动就会形成习惯,动商就可能尽早地发挥出来。等到大了后再锻炼只能亡羊补牢。”(俞月花)